首页>寻医·问药>健康识堂健康识堂

中风的“真凶”原来是房颤

2015年10月21日 10:19 | 来源:北京晨报
分享到: 

  “接诊过不少四十岁左右的中风患者,主要症状是言语不清、头晕、身体无力,进一步追究才找到病根,是心房颤动在作祟。”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律失常中心副主任姚焰教授介绍,很多病人完全不知道自己有房颤,是在中风后,才被诊断为房颤。

  房颤患者中风风险高5倍

  中风是脑卒中的俗称,指因各种脑血管病变而导致的急性脑功能受损的总称。目前,脑卒中是我国第一位致死病因,城市高于农村,更重要的是,脑卒中呈年轻化趋势,近半中风患者是中年人。据调查,每6个卒中患者就有1个是房颤患者。房颤患者发生中风的风险比平常人会提高5倍。由于房颤症状隐匿、不明显,不少患者未能及时发现或及早诊治,长期忽视就容易引发脑卒中。

  房颤引发的中风更可怕

  正常情况下,心脏收缩和舒张是协调一致的。但心房颤动时,心房收缩功能大幅下降,心房中的血液因此瘀滞,久而久之形成血栓。一旦血栓脱落,就可能随着血液进入脑部血管,堵塞在血管狭窄处,阻断供血,造成中风。所以说房颤是因,中风是果,血栓形成是罪魁祸首。

  脑中风包括缺血性脑中风和出血性脑中风,绝大多数中风是缺血性的,其中有近两成缺血性中风是由心房顫动而引致。房颤导致的缺血性中风比其他原因引起的中风更加可怕,由于栓塞面积更大,合并疾病更多,且病发突然,使它呈现高致残率、高病死率和高复发率的三高特征。

  抗凝治疗预防卒中

  房颤患者其卒中及全身性栓塞事件发生风险大大增加,因此卒中预防是房颤治疗的首要目标。与脑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卒中不同,预防和减少房颤所致卒中的有效手段是抗凝治疗。临床上很多房颤患者忽视了抗凝治疗,也有不少患者因传统抗凝药物容易受食物、其他药物影响大,需要不断调整剂量,还需频繁去医院抽血监测的不便而难以坚持。其实新型口服抗凝药已大大减少上述问题,而且在亚洲人群中疗效和安全性更佳。

  此外,在规范抗凝治疗的基础上,改变生活方式对于房颤患者远离中风也会有帮助。如戒烟、戒酒,避免饮用有咖啡因的饮料,经常监测自己的血压和胆固醇水平,遵从低盐和低脂的饮食习惯等,合理膳食,加强体育锻炼,杜绝不良生活方式。

编辑:赵彦

关键词:中风 房颤 预防卒中 抗凝治疗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