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我们为何支持好人“求表扬”

2016年02月19日 10:53 | 作者:寇宇龙 | 来源:光明网
分享到: 

吉林长春人张金彪,是烧烤店的老板。这些年来,张金彪累计掏出近20万元,用于捐资助学。毫无疑问,这是一位“好人”。社会也没有忘记他。这些年来,因为好人好事,张金彪多次在媒体上“露脸”。可近日,张金彪致电媒体,希望媒体能够再次报道他的爱心故事。(2月18日《新文化报》)

在传统的观念看来,低调地做好事才是人们心中完美的好人形象,这种严苛的道德观无可厚非,却也有一定的狭隘性。张金彪称希望媒体表扬他,是因为他听过子贡赎人却拒绝奖励,而被孔子批评的故事。做了好事,得到荣誉,甚至在物质上得到了好处,如果狭隘地看,这样的善行或许是不完美的,但是从社会效应和长远看,这样的善才更能推行开来,并且它是无损于公共利益的。

民间俗话说:好人有好报。这种朴素的看法实际上是带有一定功利性的,但道德并不会因为带有一定的功利性就会受到折损,恰恰相反,人们若坚信多做好事能够带来回报,那么善举就会越来越多。张金彪希望能多在媒体上“露脸”,或许有些小小的虚荣心,但这丝毫不影响其善举的价值,反而能够激励更多的人去做好事。

其实,做好事高调与低调,很多时候是由个人性格决定的,而与其他无关。如果新闻报道能够为一个爱心人士提供继续前行的动力和心里慰藉,那么媒体何乐而不为呢,至少不应吝于多报道几次。

这一次,张金彪“求表扬”的事受到关注后,绝大多数网友都表示了支持。这说明,大家在道德问题上更加务实和理性。“燃烧自己,照亮别人”“默默奉献,不求回报”式的道德值得颂扬,同时也应该注意到,不是说做好事就一定要自我牺牲,也不是说在道德上毫无瑕疵才算是善举。在现实生活中,道德是由一群并不完美的普通人塑造的,他们的善举不一定多么崇高,他们做好事或许带着一些私心,也得到了一些小回报,在这些却是实实在在的正能量,为公共生活增添着温度。

一个好人因为做好事,而得到了荣誉,也得到了物质上的奖励。这是人们所乐于见到的。由这次的事情,笔者不由得想起了一些类似案例:捡到钱包归还主人该不该要酬金;奖励见义勇为的一些措施引发争议,比如高考加分,有人认为有道德功利化嫌疑。笔者认为,在这些问题上,都需放下狭隘的道德观来看待,才能形成共识。当然一个重要的参考项不可或缺,即某件事物对于社会向善的作用,是推动,是抑制,还是无影响。当我们不再固守某种道德观,而是从维护和发扬公共生活中的善行的角度出发,去制定规则,执行规则,才能让更多的好人好事显现出来。(寇宇龙)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支持好人“求表扬” 张金彪捐资助学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