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图说 图说

欧歌赛乌克兰“复仇”俄罗斯 政治色彩引发争议

2016年05月16日 09:50 | 来源:环球时报
分享到: 

俄气愤“政治战胜艺术”

乌克兰的兴奋对应的是俄罗斯的愤怒。俄新社称,俄罗斯国家杜马文化委员会副主席博尔特科表示,乌克兰歌手用关于驱逐鞑靼人的歌曲获胜是一种政治性结果,这是对俄罗斯信息战的一部分,是在妖魔化俄罗斯。俄上院国防与安全委员会副主席克林采维奇表示,不是贾马拉和她的歌曲赢得欧歌赛,而是政治战胜了艺术,“如果乌克兰不改变当前对俄立场,我认为,我们没有必要参加明年在乌克兰举行的大赛”。

“乌克兰将欧歌赛变成政治舞台”,俄《观点报》以此为题称,在俄罗斯歌手拉扎列夫一直被看好的形势下,乌克兰官员开始向大赛组织者施压。乌国家电视台台长阿拉萨尼亚表示,如果俄在大赛中获胜,乌克兰可能退出2017年的大赛。俄上院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科萨切夫称,这一大赛结果是基于地缘政治立场,“冷战”在这场比赛中获胜,而音乐在比赛中输掉了。

20160516090607467


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15日用更有“创造性”的方式讽刺比赛结果。据俄塔社报道,扎哈罗娃建议,下届欧歌赛上应当演唱有关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的歌曲。她还用英语创作了建议歌曲:“阿萨德残忍,阿萨德最坏。给我一个奖,我们可以办比赛。”

不过,俄罗斯落败也不能全怪别人。俄罗斯卫星网15日称,乌克兰观众把最多数量的选票投给了俄罗斯歌手拉扎列夫,而俄罗斯人则把最多的选票投给了亚美尼亚歌手,从俄罗斯公众这里获得选票数量第二高的是乌克兰歌手。BBC称,欧歌赛国际歌迷俱乐部负责人西蒙·班尼特表示,那些“按说该为俄罗斯投票”的前苏联国家评委却显示出把票投给乌克兰的迹象。

“政治元素始终存在”

在西方媒体看来,俄罗斯一直很看重欧歌赛。BBC称,为赢得比赛,俄方选手不惜花巨资聘请人员,精心组织表演。2009年,欧歌赛在莫斯科举行时,普京曾突访决赛彩排现场。2013年,在选票统计过程中,阿塞拜疆选手得到俄方投来的最多票数共12票,但到给俄罗斯选手投票时,阿塞拜疆方面一票都没给。俄外长拉夫罗夫3天后在会晤阿塞拜疆外长时抱怨说:“我们的投票被偷走了,这让人不高兴……这种恶行不能没有解释。”文章称,普京担任总统和总理16年来公开表达的一大雄心就是重新树立俄罗斯的世界地位,这一雄心展现在战场和竞技场上。

始于1956年的欧歌赛是为了团结从二战中恢复的欧洲各国而设立,去年电视观众达到2亿人,今年美国等国首次有了电视直播,观众人数预计更多。今年欧歌赛的主题是“在一起”,寓意在欧洲民族主义日渐抬头和面临移民危机时发出的“保持团结”的信息。然而事实上,政治的暗斗与角力从未远离比赛舞台,相互拉票也经常出现。2014年,大赛在哥本哈根举行,受俄“吞并”克里米亚事件影响,俄罗斯参赛选手在现场听到了观众的嘘声。

英国《每日电讯报》称,不管欧歌赛组织者怎么假装音乐高于一切,但实际上政治元素始终存在。


编辑:薛晓钰

01 02 03

关键词:欧洲电视歌唱大赛 乌克兰 俄罗斯 政治色彩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