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藏闻逸事藏闻逸事

在传承中发展 在创新中提升

聚焦少数民族文艺繁荣发展的三个着力点

2016年07月04日 08:41 | 作者:谢颖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委员们考察湖南桑植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馆

委员们考察湖南桑植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馆

促进少数民族文艺资源高质量转化

千百年来,少数民族文艺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千姿百态的丰富形式,是极为丰厚的资源,如沃土一般,但要在沃土上结出丰硕的果实,仅有原生态的资源还不够,要创作出高质量的文艺精品,必须创新发展,实现文艺资源的高质量转化。

“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文艺作为资源越来越显示出特殊地位,但如何转化为发展优势,要认真研究。我们现在守着丰厚的少数民族文艺资源,但却好比‘守着富矿叫穷’,没有产生足够多的深入人心的好作品,需要认真研究资源转化问题。”田岚委员的观点引起很多委员的共鸣。曾经,《五朵金花》、《掀起你的盖头来》、《阿诗玛》、《雀之灵》等一大批少数民族文艺精品全国人民耳熟能详,当前,少数民族文艺创作领域真正产生较大社会反响的作品不多,存在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状况,文艺资源挖掘、整合、利用不够,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文化是以质取胜,不是以量取胜。精品背后是精神,宁吃仙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王兴东委员分析道,目前文艺创作中经常注重花大成本去打造文艺作品,强调大投资,但是内容却很肤浅,是一种表面的浮华,“伊朗电影《一次别离》,成本只有几十万美元,却拿下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我没有去过怒江大峡谷,但是听了茸芭莘那的《怒江大小调》,我仿佛随着歌声去到那里。我们应当认真研究少数民族文艺创作,要做到一首歌就传递出民族文艺的精髓。”

在考察中,委员们了解到,很多民族地区利用自身独特优势,在促进文艺资源转化方面已经做出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丽江利用古城丰富的旅游资源以及旅游市场日益成熟的优势,推出《丽水金沙》、丽江雪山音乐节等一批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艺演出,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5.8%,列云南省首位。而在张家界,每天有6台风格各异的民族文化演艺大戏上演,演职人员1600余人,每晚观众达1万余人。“白天看美景,晚上赏大戏”,56.4%来张家界的游客观看过民族文艺节目,成为张家界新的旅游文化体验消费方式,带动全市旅游演艺年产值突破4亿元,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对此,田岚委员强调,在民族文艺资源转化上找准发力点,能四两拨千斤,带动民族地区精准脱贫,现在已经开始显现了这样的优势。把这篇文章做好了,对真正帮助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可以起到很好作用。在王寿祥委员看来,少数民族文艺的发展正面临一个关键时期,除了政府要加大投入外,也需要注重市场的平台,吸引更多资金支持,加大培植力度,文化市场的发育和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让老百姓腰包鼓起来,才能把民族文艺真正传承下去。

不过,市场是一把双刃剑,在少数民族文艺与市场结合的过程中,有的地方过度迎合市场,“向钱看”、“跟钱走”,反而歪曲了珍贵的少数民族文艺。文艺作品不同于一般商品,不能只从经济效益来衡量其价值,更要看社会效益,优秀的文艺作品感染人、熏陶人、给人以力量。考察组副组长杨松委员强调,旅游本身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才是旅游的内涵,绝不能把少数民族文艺变成旅游和市场的附加品,要坚持出精品。

培养高素质少数民族文艺人才

“我们团里的创作人才整体萎缩,年龄偏大,结构不合理,很多都是70多岁老艺术家,甚至有80多岁,年轻一代跟不上,青黄不接。随着老一辈离去,很多东西就带走了、失传了,特别是带有少数民族母语创作的好作品。”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歌舞团团长刘国锋的话引起委员们的高度关注,到了云南红河,他们再次听到相似的问题:本土创作人才匮乏,一些艺术门类如舞台创作、戏剧编剧、音乐创作等后继无人……

专业人才匮乏,队伍结构失衡,人才流动机制不健全,是目前少数民族文艺团体面临的典型困难。对此,委员们建议从资金、师资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加强本土专业人才的培训,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文艺人才与其他地区交流学习。这也正是少数民族地区文艺院团的期望——“我们希望少数民族地区基层的文艺创作者能和一些顶尖的文艺团队形成一种交流机制,他们走下来,我们走上去,通过交流演出,把一些先进的文艺创作方法,融入到具有原真性的少数民族文艺创作过程中去,促进少数民族文艺创作向前发展,向创新发展的道路上引领。”刘国锋说。

繁荣和发展少数民族文艺,离不开人才。民族文艺根植于民间沃土,要想更好地发展,除了专业的院团文艺人才外,更需要人们在生活中活态传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每个人都是民族文艺的传承人。“桑植民歌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除了演出外,现在桑植县还有多少人在唱呢?”在湖南桑植县调研时,田青委员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他说:“民歌是人民的歌声,不是演员唱就可以了,最好的发展是让它还在民间,让人民的遗产在人民中传承。”

丽江古城里,宣科老人的纳西古乐一直是块响亮的招牌,他今年已经86岁,人们担心,在他之后,还有人能举起纳西古乐的大旗么?马国超委员感叹道,老艺人八九十岁,传承大多靠口传心授,的确需要重视和抢救。在城镇化进程中,年轻人一方面离开家乡,一方面受流行文化的影响对本民族艺术不感兴趣,“人亡艺绝”、“人走歌息”的现象并不鲜见。解决这个问题,委员们建议传承要从娃娃抓起,让子孙后代熟悉本民族的艺术,并以此为自豪,用民族艺术进校园、举办民族艺术传习所等方式发力。

在湖南湘西州的矮寨小学,随处可见苗鼓艺术的元素:校园里的走道上架起一条条苗鼓板,供孩子们平时练习,每周,他们都可以上一堂苗鼓课。最“厉害”的要数课间操了,孩子们每天到操场做矮寨小学独有的苗鼓操,苗鼓舞的基本动作被创新地编入广播体操中,简单易学,利于锻炼身体,更让孩子们无形中熟悉了这门珍贵的艺术。委员们认为,将少数民族传统文艺形式与民族地区中小学素质教育相结合,用创新的形式进入体育、音乐、美术课堂,可以培养各族青少年对民族文艺的热爱,使他们成为民族文艺的种子,不断生长。

“民族文艺进校园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师资问题。”梁骧委员与李玉玲委员在矮寨小学看到孩子们在石头上画画,并没有什么成本,但是极有创意,十分感动。“这背后一定有一个很棒的美术老师来引导他们。还有教孩子们唱山歌的老师,那么声情并茂,非常有启发性。民族文艺走进校园,如果只有硬件,没有实施传承的师资,很难有好的效果。”梁骧委员指出,应当加大职业学校建设,提高教师的能力和素质。金莉委员则建议,还应当与高校合作,鼓励大学生投身少数民族文艺的传承和发展。

“我和弟弟唱着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山歌,改变了命运,我有责任把从老艺人身上学到的东西传下去。”曾在2006年获得青歌赛原生态唱法金奖的李怀秀如今是云南省政协委员、红河州歌舞团国家一级演员,她在昆明与自己的家乡石屏县都开办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召集更多的孩子,承担起民族艺术传承的重任。李怀秀回忆说,自己曾在作曲家田丰创办的云南民族文化传习馆学习长达9年,在那样良好的环境里慢慢成才,对本民族的文化从心底里热爱和关心,所以要和弟弟继续做老师没有做完的事,培养更多人才。这份情怀与责任,这种可持续的传承方式让委员们拍手称赞。

一方面从娃娃抓起,另一方面也要为现在的年轻人搭建平台。艾克拜尔·米吉提委员认为,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艺不仅仅只是文艺层面的问题,也是社会的问题、生存的问题,要让农村留得住人,让年轻人回到村里,才能把民族文艺更好地传承下去,他建议通过政策扶持、资金补贴、创新创意等方式来搭建新型的文化平台,让年轻人有机会在村里施展自己的才华,给年轻人自信。

编辑:邢贺扬

1 2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艺繁荣发展 着力点 传承 创新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