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欢乐弹幕不可随意撒野

2016年08月11日 14:55 | 作者:韩浩月 | 来源:广州日报
分享到: 

弹幕如网络初期的聊天室,在网络聊天纷纷转向微信、QQ等即时通讯工具后,弹幕让使用者找到了集体聊天的热闹感。

此前神曲《感觉身体被掏空》流行时,画面有一行行弹幕飘过。对许多网友来说,这样的弹幕已经是很自然的状况。有媒体据此对弹幕又进行了一次深度报道,有肯定,也有担忧。

弹幕源自日本的视频网站。国内的弹幕热兴起于两年前,2014年8月前后,动画电影《秦时明月》在国内举办多场弹幕观影,将弹幕这一新鲜事物推向大众视野。直到今天,弹幕仍然活跃于90后、00后网民中间——年龄犹如一道坚固的屏障,把弹幕牢牢挡在了年轻人群体之内,许多70后、80后知道弹幕,也懂得如何启用弹幕,但态度却是坚决地对弹幕说“不!”。

弹幕刚出现时,有人曾判断这股热潮不会持续太久,因为满屏划过的弹幕密密麻麻,实在有碍欣赏画面。但直到今天,弹幕仍然体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其中必然有它存在的道理。

如果留意过弹幕的内容,会发觉弹幕语言是彻底的、纯粹的网络语言。使用者借用这种语言,实现了在一个狭小空间(屏幕)里的聚集。这个空间如同虚拟的房间,使用者在这里或评价视频内容,或自说自话,虽然“众声嘈杂”,但每个人都乐此不疲,至于有没有人回应不重要,大家都在享受表达的快感。

如果弹幕发生在现实中的观影当中,则成了网络与现实最为贴近的一种互动。因为确认发布者就在现场,弹幕就成了大家的一种社交工具,比如要求影院调低空调温度,请某排某个座位穿某种颜色衣服的女孩散场后一起去吃饭等,无形中为观影行为增添了狂欢色彩,弹幕弥补了影片内容的不精彩,所以有人说,弹幕与烂片是绝配。

弹幕如网络初期的聊天室,在网络聊天纷纷转向微信、QQ等即时通讯工具后,弹幕让使用者找到了集体聊天的热闹感。由于弹幕视频都有一个操作非常简单的开关功能,所以喜欢弹幕与讨厌弹幕的群体,都可以各取所需、互不干扰。

至于弹幕内容是否会低俗化,要不要设置关键词进行屏蔽,这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鉴于弹幕的社交载体功能,它所营造的欢乐氛围,以及它的网络公共空间的属性,这些特质决定了使用者会竭力表现自己智慧、幽默的一面,来博取网友的关注,如果有人用弹幕“撒野”,很有可能引起集体的言语驱逐。

但即便如此,仍不排除有个别恶作剧者,故意使用低俗言语制造混乱、传播不良信息,有必要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进行管理。

弹幕虽然好,也要分场合。如果不对他人造成干扰,且使用者能够自得其乐,这毫无问题。但在一些特定的场合,如果上课时使用弹幕教学,就需要斟酌,因为面对这样一个可以随时发言的平台,学生的娱乐冲动难免会大过学习冲动。当与学习无关的弹幕出现,尤其是一些恶搞性质的言语出现时,被破坏的教学气氛,需要花费较长时间才能恢复过来。

当然,如果能够达成一致的约定,弹幕也可以出现在一些正式的场合,但前提得是所有参与者都有自制力,有所言有所不言。弹幕是工具,背后使用它的人通过弹幕想要传递出的信息与情感,才是最重要的。(韩浩月)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弹幕 集体聊天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