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书画学院书画学院

古代书法鉴定之我见

2016年10月09日 17:44 | 作者:杨淅羽 | 来源:新浪收藏
分享到: 

对于书法的鉴定,除了书籍、诗文、书札等方面内容,还包括绘画上的题跋、落款等,都需要用鉴定书法的标准来给其断代并确定作者。当然,除了前面提到的书写方式、书风字体的演变外,诗文的押韵、词汇的运用,书札的表达方式、措辞、避讳字等都能看出它的时代风格。张葱玉先生在《怎样鉴定书画》中就举过陆机《平复帖》的例子。他指出,就书札来说,《平复帖》的措辞语气,在明朝人的信中是绝不会有的。而从行款格式看,自晋唐到明清也有很大的变化,连称呼都有很大的差异。接下来,笔者将以部分书札为例,直观地了解各朝代书写的行款格式。(下多图)

图十六西晋陆机《平复帖》(传世最早的名家法帖,字体为章草,有“法帖始祖”称号)(起首无称谓,而直接书以正文)

图十六西晋陆机《平复帖》(传世最早的名家法帖,字体为章草,有“法帖始祖”称号)(起首无称谓,而直接书以正文)

东晋王珣《伯远帖》(行书,字距行距疏密有致,起首增加称谓:“珣顿首拜之。······”)

东晋王珣《伯远帖》(行书,字距行距疏密有致,起首增加称谓:“珣顿首拜之。······”)

北宋范仲淹《远行贴》(到了北宋,书札的语气,称呼和格式都发生了变化。起首处书有:“仲淹再拜(仲淹二字字体较小)······”结尾在以“淹再拜”,后另起一行,书“景山学士四哥座前”并日期。)

北宋范仲淹《远行贴》(到了北宋,书札的语气,称呼和格式都发生了变化。起首处书有:“仲淹再拜(仲淹二字字体较小)······”结尾在以“淹再拜”,后另起一行,书“景山学士四哥座前”并日期。)

南宋陆游《长夏帖》(格式与北宋相较,前后措辞和格式基本一致:“游(小字)顿首再拜上覆”,结尾处亦是另起一行书结束语并日期。落款风格与北宋稍有不同。)

南宋陆游《长夏帖》(格式与北宋相较,前后措辞和格式基本一致:“游(小字)顿首再拜上覆”,结尾处亦是另起一行书结束语并日期。落款风格与北宋稍有不同。)

以上笔者只是做了一些很浅显的分析对比,并不能深析书法鉴定之要领,须翻阅大量书札,找其行文规律。同时,除了行文格式还要细读文字内容,辨识诗文的押韵,文中措辞、避讳字、异体字等等都要符合时代特征,这就需要鉴定者具有很强的文学功底和传统文化底蕴,必须经过很长时间的沉淀和积累。在中国当代鉴定大家中,启功先生在这方面堪称翘楚。他在古代文学、经学、史学、古典文学、哲学、宗教诸方面都有深入的研究,且熟谙典章制度、礼仪民俗等等,有极高的艺术修养和鉴定成就。

古代书画鉴定的主要依据除了时代风格外,另外最为重要的当属艺术家的个人风格。需要鉴定者反复研读古代书画史论著,了解书画家的生平小传,浏览其大量的公认为真迹的作品,并将他的师承关系、笔法特点、用笔用墨的习惯、创作发展过程等等都要进行细致地了解。当然,对于长寿或多产的书画家,还应将其分为早、中、晚期分别比较,以确定其书法发展变化的规律。整理并掌握书画家的个人风格,对书画的鉴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清华清艺汇古代书画研究班学员:杨淅羽

参考书目:

1、张珩《怎样鉴定书画》

2、徐邦达《古书画古书画过眼要录》

3、谢稚柳《中国书画鉴定》

4、《中国法书全集》

    

编辑:邢贺扬

1 2 3 4

关键词:书法 鉴定 书写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