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画里有话 画里有话

奇葩黑导游:历史讲成宫斗戏

2016年10月21日 10:06 | 来源:京报网
分享到: 

3

簋街:饿鬼进城吃饭

簋街的由来有很多版本,它的名字通常也会被人写作鬼街。

野史:“ 簋街”的“簋”不是“鬼”,这是图文雅后改的。住在东直门的老人都知道,几十年前,从城门楼往外看是一大片的坟场,城门里的棺材铺子倒是不少,平时也没什么人。

这门过去就是抬死人用的,不过说不上什么时候开始有了早市,天没亮就开张,卖的都是小东西,小煤灯忽闪忽闪的,还真有点像鬼火。这些都是解放前的传说。

真正的餐饮一条街的形成是在1997年,当时还没有一条通宵营业的饮食街,簋街也就几个商家,人气不旺,“鬼”名气也就不胫而走了。即便后来红火了,也有人说夜里城外的鬼都进来吃饭,要不怎么白天没有夜里热闹呢。

正史: 过去,东直门属于城乡结合部,城门内自然形成了最初的早市。小贩们以煤油灯取光,远处看上灯光朦胧,加上周围随处可见的棺材铺和杠房,很有令人毛骨悚然的感觉,故此地被人称为“鬼市”。

奇怪的是市场大潮开始后,东直门大街两侧的很多商家店铺开始进行各种各样的生意,但是几乎都赔上了店老板的棺材本,只有开饭馆的生意能成功。而且这里的饭馆白天几乎没有人光顾,但是到了晚上却门庭若市、车水马龙,另有一番繁荣景象。

夜市逐渐形成后,由于“鬼”字终究不雅,于是东城区委的工作人员们就开始冥思苦想的要为鬼街易名,但是在这里经营的老板们大都不同意,说害怕改了名就坏了风水,今后在这里的生意就没法做了。

就在这时候,工作人员发现了字典里有这个音同字不同的“簋”字,而且这个字还能和吃沾上边,于是开始大肆宣传,并且还在东直门立交桥鬼街一侧的桥头做了一个“簋”的大铜塑像,于是就有了这个文明的“簋街”。

佛香阁:万寿山上镇鬼魂

佛香阁是颐和园的主体建筑,建筑在万寿山前山高20米的方形台基上,南对昆明湖,背靠智慧海,以它为中心的各建筑群严整而对称地向两翼展开,形成众星捧月之势,气派相当宏伟。

编辑:梁霄

关键词:珍妃 野史 北京 皇帝 古井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