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中国大运河:从漕运之河到文化之河

2016年10月24日 14:28 | 作者:赵晔娇 刘渊 |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分享到: 

转身:“活化”古运河闪烁文明之光

沧桑阅尽时光流转,华丽转身文化之河的一个历史性标志便是2014年6月,中国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从一条负担着中国南北经济动脉的漕运通道到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绵延数千里的大运河,以其跨越时空之长、流经地域之广、历史遗存之丰、文化底蕴之厚、价值之珍贵终于获得了世界认可。

“中国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轰动全球,是对人类遗产世界的一个重大的贡献。中国大运河不仅维护了国家高度统一,同时在经济意义、交通运输意义、社会各民族的融合及在文化上的意义都非常深远。”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主席章新胜说。

然而,不容忽视的是,如何将世界遗产“活化”却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难题,荷兰阿姆斯特丹艺术大学教授Riemer Knoop就提到了“遗失感”,他说在过去,大家曾讨论是否应该要在快速发展的进程当中保存一些历史的遗迹和传统。而在新时期,如何重新使用这些古迹,赋予它们全新的意义是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需要关注的焦点。

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吴必虎赞成以旅游来“活化”,他觉得,中国大运河可以尝试作为一个大遗址、线状遗产进行活化,它有条件变成一个世界遗产旅游的典范。

对于“活化”,中国大运河沿线城市在尺度拿捏上,也贡献出各自的智慧。

“西湖与大运河是杭州的两张金名片,也是目前杭州的两个世界文化遗产,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杭州对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认识比较统一,形成了一整套具有杭州特色、符合杭州实际的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理念。”杭州市副市长张建庭说。

在中国大运河杭州段,这一理念也得到了成功实践。从2006年至2014年期间,杭州市政府对运河的申遗始终坚持积极保护、项目带动不动摇,坚持应保尽保、有机更新不动摇,持续保护运河两岸历史文化遗产,不断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建成杭州市大运河遗产检测和档案系统,积极筹划和启动地方性规章的制订。

同时,杭州市在运河综保项目土地整理、企业搬迁、历史街区保护、城中村改造、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水质改善都投注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目前,杭州已完成了还河于民,申报世遗的两个阶段性目标,正致力将运河打造世界级的旅游产品。

开发运河水上黄金旅游线,打造三大历史街区、博物馆区,进行大运河十景评选,还原杭州里弄文化.,连续推出大运河庙会....。.杭州运河集团董事长高小辉对于大运河旅游如数家珍,他还说,我们要把杭州的历史文化,特别是理论文化和作为工艺遗产为载体的场所都作为文化旅游的一个重要的要素,打造文旅商多业融合样板。

此外,杭州将创新了“活化”形式,该市歌舞剧院将大运河搬上艺术舞台,打造出了国内惟一的文化遗产传播剧《遇见大运河》,这是一部开口说话的舞剧,一部没有句号的史诗,以“开凿、繁荣、遗忘、涅槃、又见运河”五个篇章,展现现代人对运河灵魂的探寻,展现运河的千年历史。

“在创作时,我一直想,千年的运河水已流淌到今天,还会继续流淌,这是对民族历史,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千年前的大运河,我们今天要给它新的生命。”杭州歌舞剧院院长崔巍道出了创作的初衷。

同为运河沿岸城市的山东枣庄,在运河“活化”中做起了文化旅游的加法。

山东枣庄市副市长霍媛媛透露,枣庄坚持把文化旅游作为战略指导,发挥文化旅游的融合优势,做足运河后申遗时代的特色文章,促进了文化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基于‘好客山东’品牌,我们又精心打造了‘鲁风’运河旅游品牌。受运河水的滋养,枣庄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成为‘鲁风’运河最具特色的城市之一。”她还说。

因运河而兴的扬州则另辟蹊径,在“活化”中引入了互联网+。

据扬州市文物局局长、申遗办主任华德荣介绍,在中国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中,扬州开发了手机APP用于旅游推广,同时还启用了中国大运河遗产保护展示GIS系统,让大运河遗产的网络展示更加直观。

从北京来到杭州,聆听着中国城市的智慧,中国新闻社社长助理张平感慨万千,他说,中国大运河北端的通州,现在因其拥有宝贵水资源的独特优势被定为北京的副中心,也是北京的行政中心,正在进行着历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开发和建设。

“在新的历史时代下,运河文化、文明又一次焕发了生机,也必将闪耀着夺人眼目的文明之光。”张平说。

未来:多城协作构筑命运共同体

流淌2500年,中国大运河串联起了散落在两岸的城市,这些同源同脉的城市群在保护和开发中虽各有妙招,却始终被运河串成一线,构成了“命运共同体”。“协作”是一个事关中国大运河未来的关键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高级代表Peter Debrine已敏锐地发现“协作”的意义,“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逐渐呈现出了从单个遗产向大型文化遗产线路和多个遗产联合的发展趋势。”

中国大运河正是如此。2006年,中国做出了大运河申遗的决定时,就分别选取了各个河段的典型河道段落和重要遗产点,共包括中国大运河河道遗产27段,以及运河水工遗存、运河附属遗存、运河相关遗产共计58处遗产,河道总长度1011公里。

不过,Peter Debrine也提出,这些遗产不同于以往单个遗产或者相对较为封闭的遗产的状况,不但构成极其复杂,涉及保护管理的问题也千头万绪。

基于此,“协作”的意义显得尤为重大。

回顾2014年,18座运河沿岸城市代表齐聚杭州,共同发表了《京杭大运河城市旅游推广联盟杭州共识》,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共识决定,18个城市将共同推广京杭大运河的整体旅游品牌,推进城市之间旅游的交流与合作。由此,“单兵作战”的城市串珠成链,形成具有不同内涵的运河风情。

亲历者杭州市副市长张建庭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仍然记忆犹新,他认为,中国大运河的文化遗产是其核心价值所在,需要杭州与大运河沿线城市同舟共济,携手保护和传承,这也是运河沿线城市的共同使命。

全程参与了运河申遗工作的天津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助理陈孝忠特别提到了京、津、冀三地协作保护大运河的机制。

京、津、冀决定依托三地共同拥有的大运河资源,充分发掘和利用大运河京津冀段沿线民俗风情、文化遗产,利用三年时间精心打造京津冀运河文化休闲观光带,促进大运河及其周边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力争到2017年初步打造出一条靓丽的京津冀运河文化休闲观光带。

对于大运河未来的将行之路,长期关注大运河发展的日本世界遗产综合研究所所长古田阳久如是说:“中国大运河贯通6省18市,拥有丰富文化和巨大价值,提高各地的紧密交流与协作是非常有必要的。”

“运河沿岸的18座城市连起来应该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一条龙只有半个身子是永远活不起来的。”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主席章新胜也如是说。

作为人类历史上的一大奇迹,生命之河大运河,虽已沐浴千年风雨,至今仍滋养着两岸的人们。她从昨天,辉煌历史的深处流来,流经天堂,流往明天美好的未来。(赵晔娇 刘渊)

编辑:邢贺扬

1 2

关键词:中国大运河 漕运 文化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