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画里有话 画里有话

“追凶农妇”李桂英:用十七年寻找追捕“杀夫“仇人

2016年10月25日 09:32 | 来源:剥洋葱people
分享到: 

“把豆腐乳卖到全世界”
李桂英的屋子后面有一片农田,农田的尽头是一片正在建设的厂房,她总是把来访的人拉到屋子后面,指着那片厂房说,“你看,我以后也要建那样的厂房,比那个还要大,做很多豆腐乳,像老干妈一样,卖到全中国,全世界。”
她提到的豆腐乳,是她现在的事业。
李桂英对剥洋葱(微信ID:boyangcongpeople)说,十几年前,去追凶的时候,家里没钱,为了节省路费,出发前,她会做一些豆腐乳随身带着,可以省下菜钱,“饿了,在路上买个饼或者馒头,里面加上豆腐乳,好吃。”
李桂英做的豆腐乳,也成为几个孩子读书时的菜,“我们去上学的时候,带上十几罐,到食堂只买馒头,就不用买菜了。”小儿子说,“吃不完的,就拿到学校地摊上卖,一罐当时卖五块钱,这样买馒头的钱也有了。”
今年年初,李桂英加工铆钉的生意做得断断续续,这曾是丈夫在世时留下的家业,李桂英曾靠着这个生意支付了几个孩子的学费和自己追凶时的花费。
一袋钉子十几公斤,李桂英因为常年搬钉子,右手四个手指已经伸不直。“以前提起一袋钉子,像甩泥丸。”
为了验证下自己的气力,李桂英提起一袋钉子,背弯成了弓,双臂紧绷,才把钉子口袋提起来,“现在不行了,真老了。”

 

3

10月16日,河南项城,李桂英坐在家中制作豆腐乳和酱的屋子内。新京报记者尹亚飞 摄 

今年年初,有人给李桂英建议,“你不是会做豆腐乳吗,别做钉子了,做豆腐乳吧。”
李桂英认为这是比钉子利润更大、更有市场的好东西,“钉子不是谁都能用,但豆腐乳谁都能吃啊。”
李桂英开始“试营业”,先买一千块钱的豆腐,做成豆腐乳,让几个孩子拿到单位让同事试吃,“有人吃了觉得好吃,就上门来买。一次买十几瓶。”
一名律师点拨她,“你现在是名人了,可以做个品牌。”
今年五月,李桂英注册了李桂英食品有限公司,给自己的豆腐乳取名为李桂英牌豆腐乳。
“有一个镇长吃过我做的豆腐乳,觉得好吃,来买,我再免费送给他十瓶,前期先积累名声嘛”,李桂英对剥洋葱(微信ID:boyangcongpeople)说,“我比老干妈有优势,她创业是白手起家,都不知道她,但都知道我。”
她新事业的起点是一个小屋,屋子里摆满了四个大缸,里面装的都是豆腐乳。平时,她把这个房屋的门看得很紧,不让闲人进入,“有人进来,掀开我缸的盖子就不行了,会坏掉。”
在几个孩子的点拨下,李桂英学会了整合资源,她把一个做豆腐的邻居发展成“原材料供应商”,专门手工磨豆腐,豆腐磨好,抬到李桂英这间屋子,不到三百米,“新鲜嘛。”
李桂英甚至在心里想好了自己的合作伙伴,“那些帮助过我的人,都让他们入股。”谁当ceo,谁当区域经理,她都盘算好了。

编辑:梁霄

关键词:二胎母亲 维权英雄 河南省 嫌疑人 豆腐乳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