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画里有话 画里有话

“追凶农妇”李桂英:用十七年寻找追捕“杀夫“仇人

2016年10月25日 09:32 | 来源:剥洋葱people
分享到: 

家里成了求助基地
因为名声在外,李桂英现在成了大忙人。
她的家里,每天都会有求助者上门,向李桂英学习维权经验。“每天早上一睁眼,就有人在大门外等着了,晚上七八点,还有人来。”
李桂英的大儿子周周说,最多的一天接待二十几个人。贵州、云南、内蒙古、安徽,哪儿的人都有。
10月16日下午,李桂英回到家,有五名求助者正在等候,他们在院子里来回走动,李桂英家的一只白色的狗,安静地卧在屋檐下,慵懒地抬下眼皮,又合上了。
李桂英一位邻居说,以前这只狗很会看家,来了陌生人都会叫几声,现在来的人多了,它都习惯了,叫都不叫了。

5

10月16日,河南项城,李桂英拿着当年追凶时总背着的大包。这个大包见证了她一路艰辛,如今,她将这个包收藏了起来。新京报记者 尹亚飞 摄

 

李桂英家的客厅不到十平米,两个沙发,扶手上都坐上了人,李桂英给他们排序,“你先说,她说完你说。”
有位求助者,自己的事还没讲完,开始讲村里的哪个干部花心,乡里的哪个干部思想品质不好。
李桂英眉毛越皱越紧,“停停停,说重点,没用的没证据的不要讲。”
李桂英的大女儿说,有的人来到家里,看到母亲就跪下哭个不停。“有时候,我都受不了,屋子里整天哭的笑的,什么情绪都有。”
“我知道,有的求助者大老远跑来,我也帮不了他们,面对他们,我也不知道怎么办。”李桂英说,刚开始的时候,她像接待媒体一样,把自己的经历讲给他们,一遍又一遍。“可每个人的问题都不一样,我的经验也并不适合所有人啊。”
“不按人数算,按人次算,这一年接待超过两千人次了。”周周说,刚开始的时候,求助者来,赶到饭点,李桂英会带他们到附近的饭馆吃碗面,后来来的人多了,“请不起了。”但到饭点的时候,求助者还不走,很尴尬。
10月16日那天,时间已经到了晚上六点,几位求助者还没走,天色暗了下来。
李桂英还没有等到最后一个求助者讲完,3岁的孙子哭起来,嚷嚷着要吃东西,李桂英慌忙起身去哄小孙子,周周接过李桂英的材料,替母亲接待求助者。
“因为经常来帮母亲的忙,老婆都有意见了。说我整天往母亲这里跑,耽误家里的事儿。”周周对剥洋葱(微信ID:boyangcongpeople)说,“算是替老妈报恩吧,毕竟老妈追凶的时候,很多人帮助过她。”

 

编辑:梁霄

关键词:二胎母亲 维权英雄 河南省 嫌疑人 豆腐乳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