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侗族鼓楼传承人:鼓楼设计要创新更要保护原生态

2017年01月10日 10:44 | 作者: 肖艳 | 来源:新华社
分享到: 

新华社记者 肖艳

“鼓楼的设计不仅是设计鼓楼本身,还要联系到它所处的位置,要和周围环境相协调,不然就不唯美、不牢固。”75岁的侗族鼓楼建筑传承人陆文礼说起自己的老本行,仍旧神采奕奕。

来自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肇兴纪堂侗寨的陆文礼,是地地道道的侗族人。侗族有三宝:大歌、鼓楼、风雨桥。作为侗族典型文化符号之一的鼓楼,每个侗寨至少有一座,是侗族人民集中议事、评断是非的公共场所,也是侗家人出生和去世时必须要停留的场地。

整个建筑凭着掌墨师傅一根丈杆、一把直尺、一个墨斗盒,指挥木匠工人将成百上千错综复杂的木梁、柱、椽、枋、板等材料衔接起来,不用一钉一铆。

陆文礼从小就对鼓楼建筑感兴趣,初中毕业后从木工做起,“跟着寨子里的师傅学,慢慢开始学着设计,一开始是设计民居,后来学风雨桥设计,最后就慢慢接触设计鼓楼了。”五十多年的建筑设计生涯,完全出自陆文礼之手的鼓楼已经有三十余座,花桥、门楼、戏楼、民房更是不计其数,他也成为最有名的侗族鼓楼掌墨师之一。

现在,北京、上海、深圳甚至是日本,都能看到出自陆文礼掌墨设计建造的鼓楼。提到设计深圳锦绣中华民族风情园的鼓楼一事,陆文礼仍充满自豪:“当时请我的时候怕我是山里人,比较封闭,不愿意去外省,我就说只要是让我设计鼓楼,不要说是出省,就是出国我也愿意。”

“原来修鼓楼没有图纸,都是靠师父手把手地教。现在为了能够把这个技艺传承下去,我想方设法画出图纸。我是农村人,为了画出图纸,一直在做研究,白天黑夜都弄,家里种田种地都管不上,全都丢给我老太。”

凭着五十多年的鼓楼建筑实践经验,陆文礼用两年时间,亲手绘出了《侗族鼓楼建筑结构图和施工图》,改变了侗族鼓楼建筑没有结构图和施工图的历史,陆文礼也成了侗族鼓楼建筑制图施工的第一人,“我现在都还能手工画图纸,手稿还在不断完善。”

编辑:梁霄

01 02

关键词:鼓楼 设计 侗族 陆文礼 建筑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