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声·政情>解读 解读

“减负”怎样跳出“越减越重”的怪圈

2017年01月18日 13:48 | 作者:潘旭 仇逸 吴振东 | 来源:新华社
分享到: 

全国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院长丁金宏说,要真正破解家长“焦虑”,还需家、校双方形成合力。他分析,从社会学角度看,群众物质生活提高,更多的精力放在孩子身上,自然追求更好的教育资源;而学校之间即便总体均衡,仍然存在差异,升学热始终难以降温,两者共同推动了家长的焦虑。

上海市人大代表、奉贤区副区长倪闽景曾任上海市教委基础教育处处长,他认为,家长们都急切地希望孩子上一个很好的初中。但是不一定难考的初中就是好初中。“一方面,我们要尽量把所有初中都办得很好,一方面家长们也应该放平心态,给孩子更多的空间,将一部分时间分给课外活动。”

“虽然没有绝对的均衡,但教育行政部门还是要尽力而为。”丁金宏说,一些地方的民办资本在义务教育唱起主角,甚至有垄断优质教育资源的趋势,这跟民办资本起补充作用的定位不相符,在教育资源并不缺乏的地区,可适当限制民办资本的参与度。

“奇葩题”不断,“教、学、考、升”缘何一路超纲?

会上一些代表委员分析,相对优质的学校自然希望招到优质生源,普通的考核评价难以选拔,导致超纲的教学内容越来越“奇葩”,继而形成滚雪球效应,形成“难即是好”的共识,校外培训也就火爆,负担也在加重。

家长反映,有的民办小学英语就已经在教生僻词,除了背诵“跳”之外,还有“单脚跳”“撑竿跳”等等,让本科学历的家长都望洋兴叹。

上海市教委表示,一些学校对课程计划的执行、小学零起点教学和等第制评价的实施不到位,存在超课时、赶进度和走过场的情况;对学生的作业设计和作息安排不十分合理。

杨振峰建议,应加大基础教育阶段不执行国家课程教学的处罚力度,将学校的注意力放到培养孩子学习习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上来。

上海市人大代表、徐汇区教育局局长庄小凤说,学校老师应按照课程标准上课,学生应该在学校里得到好的教育,而不是在补习班里。

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副院长刘玉祥说,落实课程标准同时应该体现在评价体系上,从课堂测试到期末考试、校际统考都应该进一步严格按照课程评价标准。

记者了解到,上海市教委将牵头成立“减负”工作领导小组和考试招生、培训机构、家校共育等相应工作小组。

新学期开始后,上海将推出一揽子举措,一方面重点围绕深化招生考试改革、开展中小学校“减负增效”组合拳、规范民办学校办学和招生等;同时,还将会同有关部门大力净化整顿教育培训市场,对违规办学的严肃清理,对破坏教育生态的坚决打击,对虚假宣传、利益勾结的重拳严惩。

编辑:李敏杰

01 02

关键词:家长 孩子 培训 教育 上海市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