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重回“打车难” 网约车价格到底谁说了算

2017年01月25日 09:45 | 作者:傅晓羚 谢宛霏 | 来源:中青在线
分享到: 

从“烧钱”补贴到动态调价

时至今日,许多人仍对四年前网约车的那场“烧钱大战”记忆犹新。为了抢占用户市场,滴滴、快的两家打车公司以高额补贴争夺乘客、司机。2014年,滴滴打车平台CEO程维坦言滴滴为此“两年时间花掉15亿元”。此后,滴滴、快的两家公司不约而同选择了红包、优惠券等方式代替补贴。

2015年,滴滴针对用车峰值期打车难的问题,推出“智能调度”的动态调价模式。该模式主要基于用户订单情况、用户所在区域车辆数和打车需求的实时比例,根据供需实施动态加价,以及时增强运力,方便用户打到车。但在更多人看来,如今的“动态调价”,无异于无序的“坐地起价”。

Uber中国前员工谈婧透露,打车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滴滴的派单逻辑存在问题,引导了司机故意加价,导致接单速度慢。无论是否处于打车高峰期,谁出的钱多,谁就能更快更容易地打到车,“打车贵”问题愈演愈烈。

2016年8月底,在与Uber合并近一个月后,滴滴出行宣布调整快车和专车的计价方式,实行司机和乘客分开计价,并首次宣布取消司机20%抽成,而基础车费、动态调价费用等100%归车主所有。但许多司机反映,他们并未从调整中获益。

“每天只能接不到二十单,和前几年相比,接单数已经锐减了一半,现在一个月收入也就4000元左右”,家住北京五环外的常师傅对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表示,自己每天凌晨四点起床外出开车,下午四点结束,12小时下来感觉“费力不讨好”,目前他正考虑换一份工作。

依靠市场定价的网约车能走多远

有业内人士指出,依靠市场定价的滴滴从“烧钱”到动态调价,再到司乘分开计价,意味着司机和乘客分别以不同价格与滴滴达成交易合同,实质上,滴滴出行获得了司机和乘客两端的价格定价权。那么网约车的价格到底该由谁来定呢?

为规范不断火热的网约车市场,2016年7月,交通部出台《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其中第三条规定:网约车运价实行市场调节价,城市人民政府认为有必要实行政府指导价的除外。第二十一条提出:网约车平台公司不得有为排挤竞争对手或者独占市场,以低于成本的价格运营扰乱正常市场秩序。

“政府定价的只能是公共交通,而对网约车,政府只能在行车安全等方面进行监管,但是定价方面一定是依靠市场运作。”曾经参与网络约车新规研讨会的国家发改委城市中心交通规划院院长张国华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时,作了这样的解释。

DCCI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刘兴亮认为,“滴滴等网约车运营的最低成本价理当受到政府管控,但最高价的浮动最终还是应该交给企业本身和市场来调节。”他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乘客往往习惯了‘几块钱就能打到车’的“烧钱”时代,忘了网约车实质上是一种非公共交通。区别于传统出租车,在扬招打不到车的情况下,多付钱换来更多打到网约车的概率和更优质的服务,无可厚非。”

编辑:梁霄

关键词:网约 约车 滴滴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