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秀·风采秀·风采

寄情山水守护自然

——记北京黑豹野生动物保护站站长李理

2017年02月07日 09:02 | 作者:赵莹莹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这是一个关于救赎的故事。

捕鸟人成了护鸟者、身为画家建起野生动物保护站,很多人都认为他一时兴起,如今却已寒来暑往走过10余载光阴;70%的时间做野生动物保护,30%的时间画画,他以画养站,始终不曾偏离自己的初衷;他见证并经历了我国民间野生动物保护的成长历程———自发走向自觉、感性走向理性、业余走向专业、国内走向国际……

20170207090128

李理在拍摄野生动物

人物名片

李理,1982年12月生于北京,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职业画家、野生动物摄影师。现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家联谊会会员,黑豹野生动物保护站站长、北京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理事、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资深会员。

从“捕鸟高手”变身“护鸟达人”

在京冀交界处的四北峪大山里坐落着两间不起眼的平房,黑豹野生动物保护站每天的日常工作就从这里开始。春天的绿意尚未给山川着色,光秃秃的树枝在蓝天的映衬下,似笔墨行云流水般勾勒出的线条。

自打2000年建站起,李理就和队员们一起保护着这里的野生动物和秀美山川。现如今,北到昌平、密云,南到房山、大兴,拥有12名核心成员的黑豹野生动物保护站,要负责全北京地区的野生动物保护和巡护。

常年在各地奔波使李理的皮肤呈现古铜色,谈到动物保护就会两眼放光。“没有想过多么宏伟远大的目标,比如让某个物种繁衍昌盛等等,我们也不提这些大的口号。只要这些鸟能活着、能飞着,能看到它们在天空翱翔,我们花的所有的钱,都值了。”李理说,这么多年不停地保护野生动物,就是要向人们讲述一个事实:“一切生命都有不可分割的血缘关系,无论它是鸟、是蛇、是蜘蛛、还是苍蝇。”

在野生动物保护的道路上坚持了16年,李理曾是很多人口中“年少成名,不务正业”的典型。他6岁学画,10岁在北京举办个人画展,13岁出版第一本国画集,青年时绘画作品已进入收藏者的名单。18岁时,他出人意料地给自己烙印了一个与画家职业似乎毫无关联的“重要身份”——北京黑豹野生动物保护站站长。

“出于忏悔。”李理这样解释自己的选择。年少时为了绘画,他时常捉鸟,一度是村子里的捕鸟高手,凡是被他相中的鸟,60%最终都跑不掉。“一般都是黄雀、燕雀,虽然不名贵,但是都很漂亮。捕来的鸟儿成了画画的模特,但令我疑惑的是,一旦被关进笼子,鸟儿们没了婉转的叫声,也拒绝吃食。因此笔下的鸟儿要么消瘦无度,要么神情凄惶,远不是书里所描写的小鸟自由欢畅的情形。”

引领李理走进野生动物保护这一领域的人,是北京市政协委员郭耕。“2000年,我去麋鹿苑捕鸟时,偶遇郭耕委员,当时郭老师正拿着小喇叭给小学生讲环保课。从他那儿我学到了尊重生命,不破坏自然环境。再加上看到了很多野生动物的墓碑,很受触动。”

“投入大自然的怀抱,而不是依靠自身力量去控制大自然。”就在那一年,顿悟的李理烧毁了鸟网等逮鸟的工具,建起黑豹野生动物保护站,主要负责野生动物的巡护、救助和宣传,“我不希望所绘画的物种消失,最后人们只能在画卷上看到它们,应该让这些美丽的物种延续下去。”

刚建站时只有李理一人,后来陆续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加入进来。很多这个年龄段的年轻人还沉迷网络游戏的时候,李理和他的队员们身着迷彩服,匍匐在荆棘、沟壑中,保护着野生动物的安危,同时记录下它们美丽的瞬间。16年了,他们保护着遇上的每一只野生动物。

用水墨回报自然

“根本不清楚野生动物保护该怎么做,只知道这是有意义的事。”最初建站时,没有任何经验且面临资金短缺,可李理认准的事很难轻易改变。2006年,他提出了“用水墨回报自然”的理念,把水墨画作品融入到保护野生动物的事业中。

自然给了他绘画的灵感,他再用卖画的收入来回报自然。李理画画得来的收益,几乎全部用到了保护上。他自费购买了5台车,添置了相机、摄像机、监测系统、巡护系统等专业设备。各个保护站点24小时有人看守,不仅配备有专门的兽医,还有科班出身的研究蛇类、猛禽、兽类和蝴蝶的专业人员。

“只要一动,就全是钱。”李理告诉记者,目前,黑豹野生动物保护站有12名不拿工资的“铁杆”志愿者。要实现最基本的巡护,每个月至少需要6000元钱,仅一次巡护的费用就是800元,另外还有宣传品印刷、车辆日常保养消耗等支出。

为了黑豹野生动物保护站,他到自然中写生、拍片子,变成艺术品出售,再拿这些钱用于保护自然,在李理看来,“以画养站”是个很好的良性循环,保护动物的过程更是给了他无穷的灵感。作为一名画家,他希望通过自己的水墨画让世界了解中国的生物多样性,用水墨作品推动野生动物和栖息地的保护。

能够每天与野生动物生活在一起,每次巡护、监测、救助、宣传野生动物,李理都乐在其中。在他和队员们的守护下,从2000年至今,拒马河流域濒临灭绝的野生黑鹳数量每年都在递增。

然而,数字背后的努力与付出却很难三言两语尽述。最初,他们开车到村里进行宣传时,几名老乡甚至拿着铁锨将他们的车团团围住,他们很难理解的是,这些年轻人走这么远发一个小本、几张海报,就为了一种大鸟?

如今,只要看到这批身着迷彩服的小伙子出现,老乡们会尽显农家人的热情本色,最重要的是,他们知道了这些小伙子一路奔波为的是什么,知道了什么是黑鹳,它们的种群数量有多少,它们为何那么珍贵。以至捡到其他受伤的动物,老乡们都会第一时间联系李理,联系保护站。如果赶上队员们外出巡护、站里没人接待,他们就弄个大纸箱子,把捡到的、需要救助的动物放在保护站门口。

“记得是2005年,保护站条件非常艰苦,一个夜宿深山的雪夜,没有防潮垫,没有物资,没有睡袋,在四面一片漆黑的峡谷中,我们几个人靠在火堆旁,静静地听着火燃烧树枝发出的咔咔声,身旁只有几个单薄的帐篷。”当年的情境在脑海中依然清晰,16年了,李理和“黑豹”的队员们仍然坚守着自己对野生动物、对大自然的承诺。

做中国“野保”走向世界的名片

李理很少使用电脑,每一次开机几乎都是“为了和国外野生动物保护专家进行电子邮件联系”。

2007年,一直“凭着一股热情,觉得该怎么干就怎么干”的李理终于“找到了组织”,成为了WCS(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中国项目的成员。这一在64个国家都展开工作的专业野生动物保护系统给予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支持,使得“黑豹”逐步走上正轨。李理说,在这个平台上,他学到了很多东西,在工作设备和方式方法上都得到了支持和指导,这使得黑豹野生动物保护站更加专业和卓有成效。

“科学的保护方法,是保护站坚持到今天,并且不断做出成果的重要原因。”李理告诉记者,今天的“黑豹”已发展成为拥有专用巡山车、GPS全球定位系统以及各种先进监测仪器的北京市最大的民间野保组织,在全国各地发展会员,并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并定期为异地野保志愿者安排学习交流活动及巡护任务;巡护地区原本主营农家乐的旅游餐厅被一家家地动员感化,许多都成了宣传鸟类保护、支持绿色观光的环保餐厅……

在今后的长远规划中,他打算将中国自己的本土保护推到国际大舞台上加以展示。“让我的水墨作品代表中国的生物多样性,在国外展览,让外国人通过了解中国水墨画来了解中国野生动物保护现状,进一步了解黑豹野生动物保护站。这是一个名片。”

“哗哗地落下,梳理羽毛,争夺地盘。等天色黑下来,月色朦胧中,它们闪着洁白的光,像苍茫草原上的羊群一样缓缓上了岸。第二天清晨4点,大天鹅开始鸣叫,新的一天,开始了……”对李理来说,做野生动物保护就像画画一样,他享受这一过程中的每分每秒。

如今,默默耕耘的李理已进入而立之年,他的野生动物保护之路走得更加坚定,而前方,是更加充满希望的未来。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李理 北京黑豹野生动物保护站站长 民间野生动物保护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