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画里有话 画里有话

梨园香火曾慰乡愁 京剧能否在台延续“美好时代”

2017年02月14日 14:23 | 作者:张盼 |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分享到: 

如何应对大陆热、本土化“夹击”?

“21世纪的新观众搞不清梅尚程荀、分不清西皮二黄,但是他们喜欢音乐、舞蹈、电影、舞台剧、文学,他们不是戏迷却爱好艺文。”“国光”剧团艺术总监王安祈说,为了让京剧更贴近时代脉动,“国光”剧团颠覆戏曲一向“看角儿、看流派”的观看焦点,积极融合电影运镜、多媒体影像等现代剧场观念,扩大京剧艺术视野,竭力让京剧现代化、文学化与生活化。

上世纪90年代两岸开放交流,一时间大陆京剧团纷纷登场,梅葆玖、杨秋玲、刘长瑜、裴艳玲……在对岸京剧“正统”到来、台湾本土意识高涨的“双重夹击”下,京剧在台湾的发展似乎无以为继。通过主推“传统是永恒的时尚”概念,“国光”剧团每年坚持推出新编戏,同时以贴近年轻人的主题重新包装老戏,多年来致力于培育跨越各年龄层的观众群,近些年成效已经显现。

原大陆知名昆曲小生、后加入“国光”剧团的温宇航说,虽然可能有人觉得“国光”剧团既没有翻也没有打,唱功也不如大陆名角儿,但我们是很有向心力的团队,表演的整体性很强。“京剧在台湾一直有‘原罪’,政治不正确。民进党执政后,这种舆论从未停歇过。”温宇航对记者说,10多年剧团所获资金支持逐年削减,而大陆相关重视度却在提高,“你加1,我减1,长期下去就差大了。”

台湾如今有公立、私立京剧团体各两家,分别是“国光”剧团和台湾戏曲学院附属京昆剧团,吴兴国的当代传奇剧场和李宝春(知名来台老生演员)的台北新剧团。近年的新编戏甚至老戏公演,观众年龄层有所降低,上座率也相对理想。专业师资、人才传承,虽然依然令人忧心,但张育华说,在台湾,京剧土壤虽然贫瘠,可戏曲生命总会找到自己的出口。(记者 张 盼)

编辑:梁霄

01 02 03

关键词:梨园 香火 京剧 美好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