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熊孩子给主播打赏花25万:家长请看好自己的手机

2017年02月20日 16:05 | 作者:王琪鹏 | 来源:北京晚报
分享到: 

7岁男孩玩手游一周花掉四千

北京市民房女士也遇到了类似的事情。春节前,她在用微信支付一笔数千元的大额消费时,发现账户余额不足。点开消费记录,她发现自己的账户在一个星期内消费了近4000元,购买的全都是一款手机游戏里的“宝石”。“这几十笔消费最少的6元钱,多的600多元。”

通过和微信客服联系,房女士确认这些钱都是玩游戏花的。最后7岁的儿子承认,他最近在用家长的手机玩一款名为“部落冲突”的游戏,“宝石”则是游戏里面的虚拟道具。最初,他都是几元、几十元的小额消费,但随着对“宝石”的需求越来越多,消费也越来越高。最多一次,一天就消费了2992元。儿子说,这些消费都没有提示信息。房女士说,他的微信账户里有一万多元,如果不是在支付大额消费时发现余额不足,她还蒙在鼓里。

7岁的孩子,为什么会有家长的支付密码呢?房女士说,因为孩子小,所以她平时用微信支付输密码时,并没有特意地避开孩子。而且她的密码也很简单,就是家里电话号码的头六位数。

房女士认为,7岁的孩子对钱没有概念,家长对此也不知情,游戏运营方应该保护孩子的合法权益,将孩子玩游戏产生的消费退回。她向手机客服反映了这个情况,对方要求她拿出证据表明游戏是孩子玩的,而不是大人玩的。房女士说,她和丈夫都不会玩手机游戏,消费记录上的时间绝大多数都是早上7点钟左右,这正是他们送孩子上学的时间,由此可以证明是孩子在路上玩的。并且,有一回孩子把手机偷偷带到了学校里,他们发现后,对孩子进行了严厉批评。

房女士承认,作为家长,他们有监护的缺失,但是他们对孩子花钱买“宝石”的确不知情。而且,他们也没有看到相关的消费提示,所以未能及时制止。“只要有一个提示,我们就会发现这事,但是我们没有看到任何的提示。”对于能否如愿追回这笔钱,房女士心里也没底。

家长呼吁给手机游戏加把“锁”

记者发现,孩子拿着家长的手机进行高消费的例子屡见不鲜,尤其是寒假期间,这种案例出现了井喷式的高发。在许多案例中,都出现了孩子偷偷删除消费提示短信的情节。

湖南宁乡的周先生因为春节期间家里来的客人多,他没时间陪孩子,便把手机给8岁的儿子玩。没想到仅1月25日、26日两天,孩子玩手游就花掉了他一年的积蓄。

春节期间,广东中山一名三年级的小学生用家长的手机购买游戏道具,一周的时间内,他通过手机支付,花了1.6万余元。

还是春节期间,山东莱芜一个6岁男孩用家长的手机玩手游购买游戏装备,6天时间花掉了5万多元。

有家长认为,游戏运营方、直播平台应该有保护未成年人的责任,防止未成年人使用家长手机高消费情况的发生。在国务院法制办日前公布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送审稿)》中,也有采取技术措施,禁止未成年人在每日的0点至8点期间使用网络游戏服务的规定。

在此背景下,2月16日,腾讯上线了“腾讯游戏成长守护平台”,该平台具有实名认证并绑定未成年人游戏账号、子女登录游戏及消费实时提醒、消费额度设置、游戏登录时段设置、一键禁止游戏等功能。通过该平台,家长可一键禁止孩子玩游戏,还可以查询孩子账号最近7天的游戏消费记录。

虽然孩子玩手游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控制,但也有手机游戏从业者认为,孩子拿家长手机玩游戏的情况没有办法阻止,只能靠家长防范。

编辑:梁霄

01 02 03

关键词:熊孩子 主播 家长 手机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