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7全国两会专题报道>滚动新闻 滚动新闻

“美丽”与“发展”如何双赢?

2017年03月11日 17:33 | 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 

新华网北京3月11日新媒体专电 题:“美丽”与“发展”如何双赢?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

去产能,既是产业升级之举,又有改善环境之效;治雾霾,一方面遏制了高污染企业的生产,同时也孕育着环保产业新的增长点;多种树,既可造就“绿水青山”,也可带来“金山银山”……

随着绿色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入,环境改善和经济发展在许多地方从“你死我活”变为“相逢一笑”。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明确:“使环境改善与经济发展实现双赢。”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们结合各地的探索实践,探讨“美丽”与“发展”的双赢路径。

“腾笼换鸟”:污染企业“走好,不送!”

位于富春江畔的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曾是有名的“造纸之乡”,迅猛发展的造纸业一度让当地生态承受巨大压力。壮士断腕、转型发展迫在眉睫。

2013年,富阳开展力度空前的造纸企业关停并转,令富阳当年的财政收入、地方收入陷入负增长。

“哪怕收入下滑、经济下行,造纸业整治提升都不能有丝毫动摇,转型升级必须忍痛做。”富阳区委、区政府的负责人说,截至目前,富阳共淘汰关停造纸企业291家,淘汰生产线483条,削减实际产能490.24万吨。

落后产能淘汰掉,新兴产业走进来。如今,富阳的滑翔伞基地、皮划艇基地等休闲运动中心带动了一整条依托于休闲运动的产业链。对接杭州“众创”项目的“富春硅谷”小镇已经签约近百家种子企业,京东长三角配送中心已开工建设,光缆、安防、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带动效应逐渐显现。

“再坚持两三年,转型的这口气就缓过来了。”富阳区的干部表示,在务求绿水青山不褪色的同时,积极打造休闲、旅游等特色产业群,到时富阳县域经济发展的新旧动力就会完成切换。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台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海啸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传统的粗放型发展已经难以适应现实的需要,社会要环保,城市要转型,企业要效益,加上政府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大,“腾笼换鸟”把污染项目挤出去,把生态环保的优质项目引进来,是未来发展的大势所趋。

生态也可扶贫,环保项目带动农民“拔穷根”

去年10月,辽西粪污综合治理与利用示范项目在辽宁省阜新市清河门区正式开工建设。项目投资1.19亿元人民币,主要利用生物技术对污水处理厂、水电厂、造纸厂等工厂产出的污泥、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有机废弃物进行处理,实现处理工程减容量100%,全过程避免二次污染,同时副产品土壤修复剂和城市绿化土可以改善土壤环境。

辽宁省环境监控中心副主任王威介绍,这是由辽宁省环保厅扶贫工作组联合辽宁华电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生态扶贫项目,目前一期工程已竣工投产,直接安排当地农民60余人就业,带动周边蚯蚓养殖200余户,帮助养殖户人均增加收入3000余元。今年还将带动蚯蚓养殖户80户,户均增收5万元。

“种了大半辈子地,头一回听说蚯蚓还能卖钱。现在村里很多农民都加入了蚯蚓养殖,而且都是订单养殖,蚯蚓长大了有人上门来收。”项目所在地的朱家屯村村委会主任乔军章说。

“生态环保产业空间很大,大有可为。”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抚顺市委书记高宏彬说,当地正在实施以生态+现代农业、生态+循环工业、生态+节能环保等为内容的“生态+”战略,共谋划亿元以上重点项目49个,总投资118.91亿元,既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又加快美丽生态环境建设。

打造绿水青山,让生态环境成为持久的生产力

说起绿色发展给当地带来的红利,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惠州市委书记陈奕威津津乐道。

近年来,惠州市通过坚持“绿色定力”,以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态度和实践,守住了绿水青山,让惠州生态保持了原汁原味的“绿色化”,空气质量连续多年排名全国74个重点监测城市前十位,“好山好水好空气”正成为今天惠州的一张靓丽名片。

在惠州西湖,每年有一万多只候鸟飞来过冬,以前是候鸟,现在变成了“驻鸟”。

如今,被惠州优美环境所吸引而来的除了各类鹭鸟,更有各类优质项目落户。截至2016年底,全市2013年以来招商选资签约项目共2647宗,计划总投资达6839.77亿元。

有好生态的地方,往往容易成为旅游的热门目的地。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境内,清波粼粼的楠溪江穿山而过,江水哺育了沿岸大大小小200多个历史悠久的村庄。为保护楠溪江的生态资源不被破坏,永嘉县制定了严格的产业控制政策:楠溪江上游区域一律不发展工业,污染企业全部搬迁出去。良好的生态也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2016年,永嘉县接待乡村旅游客超过600万人次,乡村旅游总收入超过60亿元,带动当地群众人均增收近3000元。

全国政协委员、成都市旅游局局长多央娜姆说,我国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地位已经基本形成,已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并带动大量贫困人口脱贫,“绿水青山”正在成为“金山银山”。(采写记者:孙仁斌、赵仁伟、朱涵、田建川)

编辑:秦云

关键词:环境改善 经济发展 全国两会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