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参政议政 参政议政

民建代表委员就“一带一路”接受媒体采访

2017年03月13日 14:28 | 来源:民建中央网站
分享到: 

应新闻媒体要求,3月9日下午,在“两会”驻地京海大厦,为响应国家共商、共建、共享“一带一路”的倡议,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和其他9位委员一起,就《关于在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中积极推动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提案》接受了《人民日报》、《人民政协报》等10余家媒体采访。

辜胜阻介绍,提案背后,民建中央经过了六个环节“闭环”的参政议政路径,分别是国内调研、出国调研、形成报告、高层建议、两会提案建议、媒体宣传。在国内调研了数十家中资企业并拜会了巴基斯坦、沙特阿拉伯、印度尼西亚三国驻华大使。在三国访问期间,与当地政界、商界广泛接触,重点考察了六座城市,拜会了中国驻三国使馆,为外交官和中资企业代表作国内经济形势报告。他认为,作为一项具有长期性、复杂性、风险性的系统工程,“一带一路”战略在实施过程中,我国企业面临巨大机遇,同时也面临政治、经济和宗教等多重风险和挑战。民建作为以密切联系经济界为特色的参政党,一直关注“一带一路”建设,并把对“一带一路”的思考带到了两会的议政舞台。

代表委员就推动中国文化的认知和认同、如何有效进行跨文化管理、如何进一步提升政策相通和文化相通等方面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强调了经济驱动之外,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辜胜阻表示,文化屏障已成为“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时面临的重要瓶颈,在全球国际并购的案例中,大致有7成的案例是不成功的,而这些失败案例中,又约7成是跨国文化不通造成的,中国企业走出去也面临类似的问题。因此,文化融合对深化“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推动我国企业走出去至关重要。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白重恩表示,企业走出去后,跨文化管理是另一个挑战,我们要学习了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法律制度等,主动适应,不能生搬硬套国内的管理方式。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副所长李兰表示,消除文化隔膜是“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过程中绕不开的问题,沿线60多个国家有14个讲阿拉伯语的国家,有几个讲俄语的国家,其他国家使用的都是通用性较差的地方性语言,必须加快培养通晓相关语言和文化的人才,既要做好跨文化的翻译工作,又要培养这些国家的“中国通”,促进文化和风俗习惯等方面的交流融合。同时,要提升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使者们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增加对跨文化交流差异性的理解,培养多元文化意识,适应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宗教观、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等,真正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的理念。从长远看,经济和文化“两轮双驱”可以使“一带一路”建设更富成效。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对外联络委员会副主任、重庆市政协副秘书长王济光认为,“一带一路”战略在实施过程中要实现五通,即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资金融通、贸易畅通、民心相通。而政策沟通与民心相通是眼下的当务之急,只有解决好这“两通”,通过投资解决当地就业、设立经济合作区、促进人文交流等方面才能很好地推进当地的中国项目建设,帮助当地社会更好地接纳中国企业。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对外联络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叶氏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叶青表示,企业走出去不应只重视投资,应该推动沿线国家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和认同,包括中国现有的政治体制和治理体系,更好地保障我国在“一带一路”战略上的投资。

针对中国企业如何更好地走出去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委员还从人才培训、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大金融支持等角度回答了记者的提问。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组织部部长李世杰建议,国家主管部门应对“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进行阶段性评估,保障“一带一路”战略更好地纵深发展。对已经走出去特别是即将走出去的企业要加大培训力度,增强其抵抗风险的能力,更好地适应海外发展。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调研部部长蔡玲强调,民建中央关于“一带一路”建设的提案呈现了新特点: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内调研与国际调研相结合,既深接地气,又放眼全球。她认为,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要突出次区域经济合作,确定优先合作的国家。同时,企业要培育国际核心竞争力,在国内帮助他们创造“轻装上阵”的条件,直面国际竞争,在走出去的国际舞台上体现有品牌和影响力的竞争优势。全国政协委员、民建陕西省委副主委、长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监事长周新生表示,“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大量资金,不能仅依靠国家开发银行等国家层面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应动员商业性的大、中、小金融机构帮助企业融资,为企业走出去寻找融资渠道,形成风险防范共担机制,更好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全国政协委员、民建广西区委副主委、广西帝恒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曾钫表示,在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一带一路”沿线上的国家,侨资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力量,可以吸引侨资企业到中国上市,成为获得中国资本的中资企业,帮助他们做大做强,从长远意义上取得经济和外交成效。同时,建议设立国家“奖创金”,鼓励国外在校学生来中国创业,获得中国资本的投资。让中国雄厚的工业基础、完善的工业门类等优势,结合国外的技术创新,实现中国资本与中国传统优势产业结合的另一种方式的“走出去”。

关于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是否可以和社会组织、基金会合作,在沿线国家开展公益项目,以此联通民心时,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常委、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副理事长李晓林表示,目前还是希望把爱心人士的钱留在中国,先帮助中国4300万贫困人口脱贫。但是,目前正在研究“一带一路”青年学生交流项目,希望在民间将“一带一路”的精神很好地传承下去。

李晓林委员主持本次媒体访谈,民建中央联络部副部长汪洋出席了本次访谈会。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民建 一带一路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