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争鸣 争鸣

源自心灵与融入生活的文化自信

2017年03月14日 13:58 | 作者:王离湘 |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分享到: 

坚持传播弘扬优秀文化

树立文化自信

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和精髓,大力弘扬“三种文化”,是我们树立文化自信的着力点。弘扬的基础在于传播,只有不断扩大传播范围和领域,才能使中华文化得以广泛传承,文化自信才能真正深入人心。当前,中华民族正处在伟大复兴的前夜,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文化“四个讲清楚”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推动中华文化融通中外。具体来说,一方面通过回顾民族历史文化,在深刻把握民族文化最深沉精神追求的同时,积极探索适应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新文化,从中获得巨大的力量支持;另一方面要从主动适应现代化高速发展的历史进程,适应现代人的价值理念与思维习惯出发,广泛利用不同艺术形式和媒介形态,尤其是充分运用互联网+、数字化技术等,促进中华优秀文化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采用创新表达方式,让中华优秀文化的当下意义和存在价值在更广阔的范围内更高效地传播弘扬开来。

坚持包容涵养文化生态

实现文化自强

作为民族文明的承载体,文化生态反映了文化生存和发展的状态,是文化生命力的综合体现。文化生命力的最直观体现是什么?毫无疑问,就是文化自强。文化自强的核心,是不断增强具有强大吸引力影响力、强大活力创造力、强大实力竞争力的文化软实力,实现建立文化强国的任务目标。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软实力,强调中国文化,合作共赢: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在今天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情况下,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秉持“以和为贵”“协和万邦”的中华文化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提出并构建了“命运共同体”理念,充分展示了中华文化一主多元、和而不同的深厚内涵,深刻揭示了中华文化之所以生生不息、经久不衰的根源。

因此,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把包容涵养文化生态作为基础和载体,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的精神,主动在对外开放交流中展示中华文化魅力,传播中国价值观念,塑造中国国家形象,提高国家话语权,融合各种文化之所长,兼纳百家之精华,不断增强我国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中国梦根植于中华文化的沃土。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必须坚持常抓不懈,持之以恒。当前,全国人民都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聚力量,作为文化工作者,我们要把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不可推卸的使命和责任,主动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所作为。通过我们的行动,引领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自觉主动地投身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洪流中,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更大贡献!

(作者为河北省文化厅党组书记)

编辑:李敏杰

01 02

关键词:文化 传统文化 发展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