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讯息讯息

北京大学赛克勒博物馆高清呈现高平开化寺精美图像

2017年05月03日 11:09 |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 

宗教故事和社会生态结合,兼具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

对壁画进行释读,是所有研究的基础。中国佛教文化专家谷东方丈量出了壁画的面积,也对所有壁画内容进行了解读,“开化寺壁画依托区区几十平方米的墙壁,把经典的经变故事和世俗的社会生态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生动反映了当时的民风、民俗、生产、生活和科技水平。”

其中西壁第三铺说法图周围描绘的善友太子本生故事《如意珠》,完整地描绘了释迦前生善友太子从出生到观耕观织观屠观渔,继而怀怜悯众生之心,历尽磨难取得摩尼宝珠为众生祈福的过程,引人入胜。谷东方说,“观耕图,左侧绘一个着交领广袖袍、骑在马上的年轻男子,随从分别持伞盖、杖立于旁边;右侧农田内,绘了3个着短褐的农夫,一者抱拳,一者扛镐,一者驱牛耕田,田间散置着农具与水罐。观织图,太子一行立于织坊前,坊内表现织机、纺车和5位女织工,一织女上身袒露、下着长裙,坐在长凳之上,手搬纬牌,脚踩折板,正在挑灯夜织。这些场景生动而写实,为我们还原了当时的社会。”

从2008年开始,李凇和他的学生就把山西的壁画当作研究的“风水宝地”。他们从原始材料做起,在各地考察道观及佛寺,做笔记、拍照片、辨识图像、抄题记、绘图、整理碑文和文献。他特别指出,开化寺的壁画中建筑众多,宫殿、城门、院落、店铺、楼台,完全符合宋代木构架的类型模式,应是北宋宫廷内苑和寺庙建筑的缩影。画风应是承袭了唐的洛阳画派,值得认真研究。

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副院长李四龙教授认为,宋代以降,各种宗教信仰融合的程度日益加深,世俗形态和儒家伦理逐步渗透到寺观壁画的创作之中,形成别具一格的艺术风貌,开化寺壁画应是代表。


展示与研究并行,让更多优秀传统文化走得更远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杭侃认为:“学者们透过实地调查与文献阅读,将壁画内容、艺术风格与社会思潮结合起来分析,已解决了一些基本问题,但这远远不够。通过高科技手段将更多的壁画内容清晰地公布于众,将有助于更好地研究。”

成语纸上谈兵出自长平之战,其发生地就在高平,在这座建制历史已有2200多年的县级市里,登记在册的文物点有1574处,仅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就有20处。在这里蕴藏着一个纵贯宋、元、明、清各个朝代,包罗儒、释、道的高密度的古代壁画系统,它们遍布高平城内的百余座寺庙,现存壁画总面积超过3000平方米。开化寺壁画只是其中最耀眼的代表。

高平一直致力于对开化寺壁画的保护和解读。这次在北大赛克勒博物馆展出的是西壁的高清图像。专业团队用了6年的时间,采用德国的技术,进行数据采集,获取壁画高清图像。同时还采用VR(虚拟现实)技术,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体验感。高平市还准备将《如意珠》的故事做成动漫,用新媒体形式进行传播,扩大影响。

以展览为契机,高平文化复兴联盟正式成立。联盟由高平市联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商务印书馆、中央美术学院修复研究院共同发起成立,联盟承诺,将整合资源、学术、科技、渠道的力量,深度挖掘“泛高平区域”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记者 杨雪梅


编辑:杨岚

1 2

关键词:壁画 开化寺 北京大学赛克勒博物馆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