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声·政情>推荐 推荐

国办开展“放管服”改革专项督查

2017年05月11日 09:54 | 作者:王珂 |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 

“管”,注重针对性、有效性。

不久前,山西忻州一家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接到银行电话称,企业进入经营异常名录,再不处理就要冻结公司账户。该负责人赶紧询问当地工商行政管理局,原来是由于该公司没有按时公布年报,而被列入了异常经营名录。“一处异常就处处受限,以后可真要注意了。”该负责人说。

商事制度改革深入推进,门槛降低让市场主体大幅增加,经营业态也日趋复杂。“宽进”大步向前,“严管”紧跟其后。2015年10月,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正式上线,累积归集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各类信用信息近12亿条。依托该平台,50多个国务院相关部门建立了“红名单”和“黑名单”管理制度,实现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奖惩联动,“一处受罚、处处受限”的信用监管效应初步显现。

“服”,找准真需求、真痛点。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近年,越来越多国人“走出去”旅游,对办证、通关的便捷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方便出入境往来,全国公安机关全面推进“放管服”改革。其中,我国与多国就持普通护照人员往来互免签证或简化签证手续达成制度化安排,截至目前已与130个国家缔结各类互免签证协定。

上下齐心 改革落到实处

今年春节后上班第一天,河北就发出作风整顿的号令:“对履行职责不力、影响市场营商环境的突出问题,要揪住不放、倒查责任。”真功夫见实效果,在54个省级机关窗口单位实行了“服务受理零推诿、服务方式零距离、服务质量零差错、服务结果零投诉”的“四零”服务承诺制度,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

“放管服”改革是一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深刻变革,上下同欲者胜。这项改革纵深推进,既要有背水一战的决心,又要有大道至简的智慧,在政府“自我革命”的过程中破除市场经营的羁绊。

“放管服”需要壮士断腕的勇气。

全面开放防雷装置检测市场,给企业送去“真金白银”的减负红包,中国气象局主动“削权割肉”推动“放管服”改革。据测算,通过减少两项防雷资质许可,整合防雷工程许可等一系列改革举措,每年可使20多万个工程项目避免重复许可,可缩短办理时间约40天,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改革不仅给企业带来了便利,而且切断了中介服务的利益关联,铲除了腐败土壤。

“放管服”需要能工巧匠的智慧。

一些拥有某些行业资质证书的人,把证件挂靠在企业,“只出证不出工”,领取不菲的报酬——曾经,类似“挂证”现象并不少见。这一行为不仅有损诚信、扰乱市场秩序,也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为社会所诟病。为此,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将治理“挂证”乱象作为推动“放管服”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然而,根治“挂证”并不容易:如果一味跟在后面围追堵截,限于人力精力,效果注定不佳;如果完全放开、取消考证,一些专业性较强的领域又面临资质缺失的问题。充分讨论后,一个“放管结合”的方案初现端倪:先是“放”,取消那些可有可无的资格证书;再是“管”,在一些专业性很强、必须设定相应资质的领域,加大监管力度,创新监管方式。

“放管服”需要敢闯敢试的创新。

“如此经营,会不会被罚?”不久前,广东自贸试验区横琴片区一家早餐摊的老板很忧心。原来,这家小摊的早餐分量只分大小,没有明码标价,与消费者发生纠纷被投诉了。他了解到当地政府的新服务后,心里悬着的石头终于放下了:“零跑动、零收费、零罚款”服务,只要能改正,不一定罚款。

监管不是为了罚款,而是促进市场主体更规范。广东自贸试验区横琴片区创新试点“零跑动、零收费、零罚款”,争取让企业一次上门或者就在网上完成办事,减免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并推出全国首份“横琴与港澳差异化市场轻微违法经营行为免罚清单”。这项创新中,“零”不是放弃管理,而是通过推动政府服务理念的变化,为企业营造更多便利。

国务院办公厅“放管服”改革专项督查正在开展,各地区、各部门正在发生更多精彩的改革故事。我们相信,“放管服”改革的持续推进,将给企业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发展红利,为经济社会发展凝聚起更加强大的动力。

编辑:李敏杰

01 02 03

关键词:改革 放管服 服务 市场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