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锐·评论锐·评论

一带一路凝聚起“通”的共识与力量

2017年05月23日 14:38 | 作者:王云长 | 来源:求是网
分享到: 

古老的大陆,辽阔的大洋,张骞策马西去、郑和扬帆南下,跨越地域、跨越民族、跨越文化、跨越宗教……我们的先辈筚路蓝缕,挽起人类友好交往的纽带,写下文明交流的历史篇章。而今,在美丽的雁栖湖畔,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倡导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以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无论相隔多远,“只要我们相向而行,心连心,不后退,不停步,我们终能迎来路路相连、美美与共的那一天。”“一带一路”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通”的历史画卷,“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的满满收获为我们凝聚起“通”的共识与力量。

1776546

“路路相连,美美与共”连的正是国与国、洲与洲、海与海之间的融通,共的正是不同文明、不同宗教和不同种族之间的大美,而这正是习近平主席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倡议,也是扎根于中华儿女心中的朴素愿望,更是向世界贡献的中国智慧。

通则不痛,痛则不通。高峰论坛承担起直面时代所需的历史使命。人类战胜困难的手段从未像今天这样丰富,但是与此同时,世界经济增长需要新动力,发展需要更加普惠平衡,贫富差距鸿沟有待弥合,地区热点持续动荡,恐怖主义蔓延肆虐,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清清楚楚地摆在人们面前。直击发展的难点和痛点,“一带一路”倡导以互联互通为着力点,擘画了建设和平、繁荣、开放、创新、文明的美好前景,也是习近平主席在多个场合时常引用过的《周易》中“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句古语所蕴含的“变通”思想智慧。

《周易》中还说:“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事物交感化育,而互为裁节取用,这就是“变”。遵循“变”的规律推广施行则无所不通。将此原理交给天下百姓,顺应客观事物变通的规律,即可成就事业。任何思想精神、思维方式,仅仅发生上层的改变还远远不够,必须要如春风化雨般化入人心,产生化成天下的作用。通过这样的系列举措,变化本身对社会产生了共通效应,才可称之为全民事业。能把求变的意义化入生活、化入社会、化入民心,这样的变革,事业可大可久。

回顾2013年秋天,习近平主席在和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倡议。4年来,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支持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内容,正如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主旨演讲中所言,这是政策沟通不断深化的4年,是设施联通不断加强的4年,是贸易畅通不断提升的4年,是资金融通不断扩大的4年,是民心相通不断促进的4年。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实践;非凡的构想,呼唤非凡的行动。4年来,习近平主席倡导的“一带一路”建设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化为现实,“桃李不言,下自成蹊”,4年来的丰硕成果正是顺应时代之“变”,谋划世界之“通”,迈向未来之“美”的最好说明,如此伟大的事业,顺天时、占地利、应人和,可大可久。

“路路相连”是为“通”,“美美与共”是为“道”,“人类历史始终在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相知相遇中向前发展”,“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千百年来,“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梦想始终是人类心中长明的灯火。“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正是在大道之行的关键节点,再一次凝聚起了全世界最大程度的“通”的共识和力量,各国政府、地方、企业等达成一系列合作共识、重要举措及务实成果,共分为5大类、76大项、270多项具体成果。这正是习近平主席审时度势,在把握世界整体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摒弃过去零和博弈、赢者通吃的固有思维,倡议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宗旨,建立起一个双赢、多赢、共赢的稳固局面,取得了“一加一大于二”的实际效果。

站在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极目远眺,地平线上新时代的曙光隐约可见。独行快,众行远,“一带一路”是各国共享的百花园,是各方参与的交响曲,是大家携手前进阳光大道,汲取丝路精神的思想力量,汇聚沿线各国的发展梦想,凝聚起“通”的共识和力量,让我们一起继续朝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天下一家的“世界梦”大步迈进。

(作者:浙江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与教育学院团委书记)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共识 力量 一带一路 凝聚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