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3000多所本科院校900多所设新闻专业 千校一面致双输

2017年05月24日 10:13 | 作者:王阳 |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分享到: 

设置随意源于发展目的偏差

在受访专家看来,专业设置随意、划分过细,雷同专业越来越多、甚至千校一面,主要源于高校发展目的上的偏差和管理体制上存在问题。

李立国对记者表示,首先,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非常快,一些高校盲目扩大招生规模,专业建设方面贪大求快,有时候只考虑到某一专业是否热门,没考虑到办学经费、师资条件、后勤保障而盲目开办一些专业。

其次,相当一部分高校雷同专业办学成本比较低,特别是文科应用类的专业比较多。这些专业办学成本低,找老师相对来说容易一些,学生学习起来也相对容易。

第三,有些高校为争取更多招生指标,就把专业划分得越来越细。“比如,经济学专业有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后来又开设了能源经济学专业,实际上能源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专业课程设置基本上是一致的,只不过能源经济学设置了两三门专业课而已。”

在储朝晖看来,要正视高校专业设置随意背后的高校管理体制问题。从宏观层面看,“一些高校认为,只要满足了上级行政管理的要求就可以生存下来,而不是了解社会和学生对专业的真正需求。于是,一些学校把专业设置当成综合性发展、‘做大做强’的一种展示,好像专业越多学校就越大,却不考虑某些专业的雷同性和社会需求,由此大量雷同专业被重复设置。”

具体到高校内部,“高校内的管理体制本质上是行政管理体制,造成了高校部门和不同专业的条块分隔,也是大学内部专业简单重复的结构性原因。”储朝晖说。

专业设置的逻辑结构

破除高校专业设置随意之弊,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本身责无旁贷。在李立国看来,“从教育主管部门角度来看,一定要考虑开设新专业的基本办学标准,比如师资条件、科研条件和物质保障条件,要明确最基本的专业设置国家标准。”

而从高校角度来说,“开设一个专业,要看是否与高校的办学经历相吻合。比如,一所中医药大学,如果过多开设管理类专业或者外语类专业,就与高校的办学宗旨不相吻合,这就是有问题的。同时,高校也要考虑专业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匹配度,以及高校所在地其他高校是否有类似专业,其已有的招生人数、就业分配都要综合考虑。”李立国说。

储朝晖认为,“大学专业设置有两个逻辑结构:一是专业的逻辑结构,即按照专业知识结构来设置专业。二是社会需求的逻辑,即社会对哪些方面有需要。这一需求不是像商店购物、点餐那样全部满足,而是要对社会需要进行筛选,进而确定哪些专业可以被设置。还要考虑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考量学生特定方向的发展潜力。近年来,很多高校仅根据以上某一方面的需求来设置专业,这种过度简化专业筛选、较少思考背后的专业逻辑,是目前比较普遍存在的问题。”

“调整和精简专业时,也应该有专业评估,应整体考虑这个专业是不是有专业优势、社会需求、师资和学术上的独特性。如果是简简单单根据行政指令进行操作,仅因为某个专业招不到学生、就业率不好就撤销专业,大学专业设置随意的问题仍然不会根本解决。”储朝晖提醒说。(王阳)

编辑:梁霄

01 02

关键词:新闻 专业 本科 院校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