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公共设施建设要多以民意为标尺

2017年05月26日 15:20 | 作者:李洪磊 |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分享到: 

据媒体前不久报道,四川省简阳市部分公交站牌太高,被网友吐槽“是给长颈鹿看的”。在我们身边的公共设施中,还有不少让市民难以忍受的“奇葩”或糟心设计。一项调查显示,公交车站乘客上下车时阻挡自行车正常行驶,地铁、公交换乘难和公交车站座椅冰凉是市民生活中遇到最多的“奇葩”或糟心设计。(5月25日《中国青年报》)

城市越发展,市民对公共设施的依赖程度也就越高。看到这项调查,相信不少市民深有同感。在日常生活和出行中,公共设施不便民,反而给民添麻烦,甚至客观制造安全隐患的现象并不少见,需要引起城市治理者的高度重视。

以行人过街为例。在北京广渠门外大街,从广渠门桥到广和里中街长达300多米的一段路,没有设置方便行人的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市民过街只能走几百米到路口。为了方便,有市民推倒隔离带护栏,横穿几十米宽的马路过街。夜间行车经过时,不少司机更是提心吊胆,生怕有人突然冒出来。

公共设施设计不合理,可能会造成连锁后果。马路上不为行人设计便捷的过街通道,行人就不得不横穿马路,造成安全隐患;司机为了提醒行人,又不得不一路鸣笛,造成噪音污染;而行人与司机之间“斗法”,最终又不利于培养现代交通文明。如此细细分析,其他不合理的公共设施,也可能会造成类似的蝴蝶效应。

公共设施存在设计缺陷,给市民生活添堵,原因是多样的,要找准病根、对症下药。比如,有些公共设施当前存在不便民的情况,是有历史原因的。像一些早期设计的地铁线路,因为没有准确预计城市发展规模和客流量大小,在设计之初就没有留出便捷和充足的换乘通道。对这种情况,要及时查改,采取有效的疏导措施,而不能怕客流量大就把换乘通道一封了之。

更重要的是,有些公共设施在设计、建造和改造过程中,城市治理者常固守冷冰冰的陈旧思路,“拍脑袋”决策,没有设身处地替市民考虑,没有站在实际使用者的角度去想问题,有时出现问题也没能及时改正,这才造成糟心设计持续存在。

对此,城市治理者有必要把民意作为重要标尺,通过公证会、移动平台等各种方式,建立有效的反馈渠道,及时广泛收集百姓的意见,切实了解百姓的真正需求,通过科学论证做好谋划。对可能存在问题的公共设施,一定要提前介入、广泛查找、改造到位,不能等着事故发生或者媒体曝光后,才对其进行整改。广大市民也要有城市主人翁意识,面对不合理的公共设施,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和支招。唯有各方共同努力,城市才能真正让生活更美好。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公共设施 市民 设计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