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在中国 中产标准为什么那么高?

2017年06月05日 17:34 | 来源:新华思客
分享到: 

中产阶级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力军,也是消费的最大群体,他们生活水平对社会是否稳定起到很关键的作用。所以,人们经常会讨论这样一个问题,在中国,到底怎样的人算中产?

世界银行采用广义的“中产阶级”分类法,经购买力平价调整后的日收入超过2美元的人即中产阶级。根据此分类法,目前全世界70亿人口中,已有超过40亿的人达到该中产阶级水准。他们中的大多数能买得起一部手机,但是尚未企及能负担私车的水平。显然,此常用分类法所定的界线太低。

根据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的狭义的划分标准为,收入接近或超过发达国家中等收入者的人,其收入大约为人均年收入31000美元。该收入水平是购买一辆私车所需收入的7倍。世界上仅有约12%的人生活在人均收入超过上述分界线的国家,其中极少有发展中国家。

这个标准换算成人民币大约年收入20万元,显然,这个标准不会被很多人认同,觉得太低。这就引出一个有趣的现象,在相关的讨论中,中产的标准被定得很高,要么年收入几百万元,要么北上广深有两套房,还不能有贷款。但是,从全国看,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886元。这样的人均收入,真的能支撑起中产阶级以数百万,甚至千万的划分标准吗?中国的中产标准真的那么高吗?

高标准似乎得到了数据的支持。清华大学教授李强采用“社会经济职业地位指数”,即收入、工作、声望甚至权力,综合对各阶层进行了一个划分,结论是:中国的上层人口比例为5.62%,中产阶层为19.12%,下层为75.25%。在这差不多20%的中产阶层中,有73%的人处于和下层接近的过渡、边缘状态。换句话说,有超过七成的中产阶级,随时面临着滑落到下层的危险。

这个结论,某种意义上看,当然没错。中国的阶层划分,由于权利的长期扭曲,涉及到方方面面,北京一个年薪50万元的白领,收入当然算高的,从个人收入排序的话,能占到全国的前百分之一、二,但是由于没有北京户口,他属于以教育控人的对象,孩子有可能不能在北京上学。要么当留守儿童,要么去一个很差的学校。这个时候,他就和已在京打工的农民工没有太大区别。

既然是中产,当然应该是一种体面的生活,如果说中产为了上重点学校而奔波是一种甜蜜的负担的话,为了子女接受基本教育而焦虑、奔走显然不是一种体面的生活。所以,某种程度上,中国只有前20%的人群属于中产的结论也是成立的。因为除了收入,中国人还需要很多东西,比如社会地位、户籍等等,才能保持一个相对体面。

但是,无论如何,这在语义上是矛盾的。所谓中产,有一个中字,不管是从收入数量的中位数或者平均数,还是权利的多寡,中,就是指的中间。但是,上面这个研究结论推出的却是:20%的人属于中间状态,或者,更精确的说,中国人前20%的属于中间状态。显然,语义上的矛盾非常明显。

在2014年的减税大战中,美国民主党人认为年收入20万美金以下的为中产,共和党人则认为低于131450美元的才为中产。也有将25万以下划分为中产阶级(其中15万以上为上层中产),25万以上为富人(约占人口的5%),40万以上为超级富人的(占人口的1%)。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美国的中层阶级占到一半或者65%。但即便美国最高标准,25万美元,换算成人民币,也才170万的样子,离不少中国人眼中的中产还差得远。如果把美国较低的标准拿到中国来,还不到100万,这就意味着,在美国的中产,拿到中国来,似乎才刚刚及格,立即变为下层了。显然这是荒谬的。

编辑:梁霄

01 02

关键词:中产 标准 中国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