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高端访谈高端访谈

方精云:野外调查虽苦 我却甘之如饴

2017年06月06日 13:38 | 作者:罗韦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有温馨的时刻,也有不少惊心动魄的记忆———

2000年的夏天,方精云带着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生态学系4个学生,到湖南和广西交界的一座原始森林做植被调查,在山上住了一晚之后前往一片竹林的时候迷路了,连当地林业局的技术人员和向导都找不到路。

当时的情况出乎预料,“处在海拔1000多米的高度,后来又下起了雨,两个向导吵得快打起来了。”方精云决定,利用手表上的罗盘,带着大家一直朝着前一天晚上扎帐篷的方向走,“遇山过山、遇水过水”,终于走出了林子。

他的决断力让人佩服。而这种临危不乱的能力正是他经历过无数生死考验后锻炼出来的:

1990年夏天,方精云参加中日合作的喜马拉雅山南坡生物多样性调查,并在珠峰脚下海拔5000~5800米的高山冻原地带,研究植物对高寒环境的生态适应性。

那次野外调查他两次面临死亡。

有一次,他在过河的时候陷入深坑差点被激流冲走,幸亏中科院植物所的孙世洲研究员急冲过去,揪住了他。

而就在历时2个多月完成所有工作、准备离开冻原地带的时候,方精云被诊断为“急性高原肺水肿”,这是高山病中最严重的一种。他在日喀则第八陆军医院的急救室里待了5天5夜,一度脉搏每分钟跳到210次。同行的队员们都替他考虑好后事了。

方精云坦言:“经历过那次的遭遇,以后再苦都不算什么了。”

在关于植物多样性的野外调查过程中,方精云被“森林碳汇”在缓解全球变暖方面的价值所吸引。

何谓森林碳汇?即森林中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从而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

据粗略推算,150公顷造林可吸收、固定一架波音737飞机的碳排放,15亩造林能固定一辆奥迪车的碳排放。

方精云认为森林碳汇是名副其实的“减排大户”,森林在区域和全球碳循环中起着关键性作用。

经过对森林、草地、农作物、灌丛以及土壤等碳储量的研究,方精云课题组建立了我国陆地植被和土壤碳储量的研究方法,构建了我国第一个国家尺度的陆地碳循环模式,为我国陆地碳循环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召开前夕,受中科院学部委托,方精云带领他的团队奋战2个多月,对全球主要国家的碳排放趋势和排放量做了详细测算,并据此对我国的气候谈判政策提出了建议,受到了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对制定我国的气候变化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

从2000年开始,方精云又多了一个研究重点———生态遥感。

1997年,方精云到北大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北大有遥感专业,“单纯靠野外调查研究植物很受限。”方精云希望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让生态学研究更高效。

他带领课题组结合气候、植被等数据以及生态模型等,系统研究了我国近20年植被动态的变化及其可能的成因,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一些成果也为长期生态学研究计划的设计提供了建设性思路。

凭借在野外科技工作中做出的突出成绩,在2009年6月召开的我国首届野外科技工作会议上,方精云荣获了“全国野外科技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这一称号也是他科研足迹的有力见证。

方精云获得的诸多荣誉里,最令他感到意外的是2008年奥运会“第189号火炬手”的身份。他曾觉得奥运会与他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

2007年9月,方精云入选北京奥运会火炬手名单。同时,作为北京高校系统唯一代表,受邀参加了中央电视台全国奥运火炬手宣传片的拍摄。2008年8月6日,在北京鼓楼外大街,虽然属于他的只有短短几十米,却是一生的美好回忆。

选择林学只因“家乡缺木材”

近30年来,最让方精云痴迷的是科研,而最让他欣慰的是学生,与学生在一起的时间远远超过了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除了学科知识,方精云传递给学生的还有学习的方法、做人的道理。

学生们眼中的方精云是严厉的,容不下半点马虎:“方老师的‘植被生态学’连硕士博士都要闭卷考试。”“要求数据真实的同时,还要求不能放弃监测到的任何数据,方老师认为有选择性地使用数据是一种学术不端。”“连注释的格式、标点的使用也要纠正。”……

“植被生态学”是方精云很重视的一门课,虽然没有教材,但八大章的内容他每章都认真做了大量的PPT。

硕士生李超直言这门课考试前“要准备好久,很紧张”。而据博士生蔡琼介绍,教授每年都会根据科研的结果以及新的发现,较大幅度地调整讲义。

为什么方精云如此重视这门课?因为它提供了“方法论”,教学生如何用简洁的数学表达式推导出结论,“公式和原理,这些基础知识对于做学问终身受用。”

对于这门课,方精云也正在准备出一本教材,还想把这门课的讲义推到北大的“慕课”(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平台)上去。

“组会”制度也是方精云为学生多交流寻找灵感想出的一种方式,“一个人解决不了的问题,大家一起出主意。”

1997年,他到北大后就制定了这个制度,至今已坚持20年,每周固定的一个晚上,都会交流科研进程以及遇到的困难,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除了上课,学生们每天待在实验室的时间都超过10个小时。方精云也是这样,即使再忙也把大把时间花在实验室里。

博士后朱剑霄笑言刚到北大时,提醒自己晚上不能比老师先离开实验室,结果一段时间下来,发现还是熬不过每天凌晨一两点才回家的方精云。

忙碌的方精云被学生吐槽是一个“无趣”的人,“外出监测就对着仪器,室内研究就对着书或电脑。”

方精云爱看书,他的办公室里有一个长约4米高约3米的转角书柜,配上各类标签,把国内外有关生态学的书排列得整整齐齐,像是一个“微型图书馆”,他还为此配了一把折叠梯。

方精云也爱打乒乓球。在没有摆放奖杯、证书的办公室里,他的学生把他参加系运动会乒乓球比赛获得的3张奖状贴在了一进门就能看到的显著位置。学生们笑言:“方老师打球很认真。”“他喜欢赢,但要真赢,很反感假球。”

但方精云严厉的外表依然掩盖不住对学生的关心:指导学生申报课题、引荐他们出国学习、开导不能顺利毕业的学生,为学生联系医生、垫付医药费……

2007年,方精云获得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后,更是拿出全部奖金20万元港币设立“生态学奖学金”,鼓励和支持学习优秀或家庭困难而学习刻苦的研究生。

每逢毕业季,方精云也总是语重心长地嘱咐学生:要坚持“做实事、做好事、多做事”,做好人终究不会吃亏;发扬脚踏实地的作风,一如既往地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以主人翁的积极态度参与到国家的建设进程中,把自己的命运、梦想与国家民族的荣辱兴衰紧密联系在一起……

方精云所说的这些,也正是他从农村到城市,从中国到日本再回中国,求学工作的心路历程。

他从小学习就自觉,父母都是务农的,既不催他也不管他。“学习是自己的事,不学习也是自己的事”,他白天劳动、晚上点着煤油灯看书,“村里书少,谁要是得了本书,必须飞快看完,因为很多人都排队等着呢。”

后来报考安徽农学院林学系也缘于一个朴素的愿望——家乡没有木材,方精云希望“长大了从事跟木材有关的工作,帮村里人搞到木材”。

大学毕业后,方精云作为国家教育部出国代培研究生在北京林业大学学习,后来到日本攻读硕士博士博士后。

一路下来,方精云接触了很多严师益友,李宏开、沈国舫、庄亚辉等老师,还有日本的菅诚、吉良龙夫先生……从老师身上体会到的严谨的科研态度和扎实的作风,方精云也传递给了学生。

编辑:位林惠

1 2 3

关键词:科研 木材 科技 生态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