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周东红:手工宣纸的“掌帘人”

2017年06月15日 14:57 | 来源: 工人日报
分享到: 

掌帘炼成记

传统宣纸制造有108道工序,其中公认的技术难度最大也最为关键的就是捞纸环节,它直接决定了纸张的厚度和平整度。捞纸需要两人配合,一主一副。前者称为“掌帘”,掌控节奏;后者称为“抬帘”,负责配合。打捞的过程看起来简单:“一帘水、二帘水”,竹制的纸帘在纸浆槽里晃荡两下,纸浆便沉淀到帘上,摊成薄薄的一页,随后再被捞纸师傅从帘上轻盈地掀下来,一张宣纸便有了雏形。

粗看之下,单次打捞平均耗时不过十几秒。然而,只有像周东红这样的资深捞纸工才知道,这背后藏着的功夫有多深。

宣纸润墨的特性对纸张的厚度极其敏感,这要求捞纸师傅每一刻都得保持稳健而细腻的手感:既要在纸浆浓度逐渐降低的过程中保证捞出的每张纸厚度几乎不变,还要适应上百种不同纸型对厚度的具体要求。

彻底领悟并掌握这些东西,周东红花了3年时间。回想起当初跟师傅学捞纸技艺的岁月,周东红的语气中透着自豪。

那些年宣纸销路不愁,造纸工人每天都有干不完的活。为了不影响别的工种,捞纸工人的工作时间常常是从凌晨1时开始,一直持续到傍晚。即便如此,周东红还是坚持边干边学,经常下了班脑子里还惦记着捞纸。师傅捞纸的时候,他总是反复观察每一个用力的细节,感受细微的变化。遇到问题他就问,但更多的时候,周东红是在自己琢磨。按照他的说法,捞纸需要悟性,修行靠个人。终于工夫不负有心人,他出师了。

捞纸技艺对每张纸的重量有严格要求:误差需在1克之内。如今,周东红的技艺可以把误差控制在0.5克之内,一刀纸(100张)误差在50克以内——这是一个连书画家都称赞不已的水准。

编辑:梁霄

01 02 03

关键词:周东红 手工 宣纸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