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周东红:手工宣纸的“掌帘人”

2017年06月15日 14:57 | 来源: 工人日报
分享到: 

接过新使命

2007年,中国宣纸文化园在安徽泾县成立,周东红被抽调过来。从此他的工作逐渐从单纯的宣纸生产转变为对古法宣纸制造进行生产性保护。

周东红工作的转变与宣纸的市场形势息息相关。近些年来,宣纸生产受到书画纸的强烈冲击,市场萎缩严重。由于传统宣纸生产是手工制造,且生产周期长达3年,使得生产成本一直居高不下。而很多书画纸凭借日益降低的成本,有的还打着“宣纸”的名号,逐渐占领了中低端书画市场。

市场的萎缩带来的是行业人才的流失,宣纸制造这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渐渐面临着“人走艺失”的风险。

周东红曾带过20多个徒弟,现在大部分都不干捞纸了,原因不外乎太辛苦、枯燥乏味等。他的得意门生是他的第一个徒弟赵志钢,今年已47岁了。2012年他还曾收过一个大学生做徒弟,厂里格外器重,转正后起薪就比别人高1000元,但两年后还是走了。

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工会主席曹一平介绍说,现在厂里职工的平均年龄已超过40岁,流动率也比以前高。找不到传承手艺的下一代,让周东红有些担心。好在,他得到的支持也越来越多。

2015年底,中国宣纸博物馆就在宣纸文化园附近建立,宣纸文化被纳入当地的旅游项目中。周东红的工作不仅是生产宣纸,同时还是最佳宣传员。周东红的同事赵倩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之后,周师傅的主要变化就是穿衣服没以前随便了。有些游客得知他的荣誉身份后,一定要跟他合影。

此外,公司也做了有针对性的调整。过去捞纸工凌晨就工作的现象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8小时工作制,保证双休,但基本待遇不变。

2016年夏天,周东红还应邀参加“非遗进清华”活动,作为非遗传承人的一员在中国顶尖高校集体学习,相互交流,顺便还给宣纸文化打了广告。

“他现在不仅是捞纸大师,还是宣纸文化的代言人。”文化园的一位同事说。

编辑:梁霄

01 02 03

关键词:周东红 手工 宣纸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