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声·政情>参考 参考

为什么省钱没有让我们富起来?

2017年07月25日 10:39 | 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 

只珍惜过去,看不到未来

因为地处三峡库区,三峡工程蓄水前期,县城需要搬迁。搬县城就需要大兴土木,需要很多建房子的砖,我们镇上正好是两条河的交汇处,河沙堆积,是优质的建材。有头脑的人去河里挖沙,打成砖,运到县城去卖,有利可图,村民群起效仿。

政府觉得这是惠民的好事,愿意支持。政府给一家垫资十万元,置办打砖的机械,但是这十万元要还,还有利息。有个聪明的人算了一个账,县城搬迁大概也就三五年的事情,需要的砖总共就那么多。大家都打砖,最后一家肯定挣不了十万块钱。于是得出结论,这是一个大坑,千万别吃亏,大家交相称赞,并且庆幸有他这么个聪明人。唯独老王例外。他找政府贷了款,买了打砖的机械。

十多年过去了。县城搬迁早已结束,但是县城的房价一涨再涨,房子建了一波又一波。连镇上的房子也如雨后春笋,一夜之间到处都是工地。老王不仅还了政府的贷款,还扩大了砖厂的规模,机械日夜轰鸣。政府为了规范,关闭了所有打砖的小作坊,全镇就剩了老王一家砖厂,村里身强力壮的劳动力都去给老王打工。

节俭的人心中往往只有一个想法:省钱。为了省钱,就要算账,就怕吃亏。算着算着,就容易只看到手里那点钱,而鼠目寸光,看不到远处。省钱,反而失去了挣钱的机会。

还是我父亲的故事。我们县原本较为贫困。同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父亲却能靠自己的勤劳和节俭比同村别的人有更多的储蓄,这让他颇为自得。十年前,政府大力发展原生态旅游业,在各个乡镇成立旅游公司,为了筹措资金,旅游公司有部分股份归村集体所有,号召大家入股、融资。我舅舅找到父亲,极力鼓动他拿出那点积蓄去认购股份。

父亲不仅不为所动,还以老大哥的身份把舅舅教训了一通:“你就是从小没吃过苦,不懂得勤俭,老想着投机取巧的事情。我那点钱是一点一点攒的,得用在该用的地方。你也别多想,还是踏踏实实种地,过日子吧。”老实本分,勒紧裤腰带过着紧巴巴的日子,不作非分之想。这是父亲勤俭半辈子得出的经验。

舅舅没有办法,以个人的名义借走了父亲的积蓄,认购了股份。十年的时间,舅舅每年能坐收相当可观的分红,如今在县城大街上有房,有车,有产业。而父亲那点可怜的积蓄早也不知道被消耗了在何处。

节俭的人,总是特别懂得劳动的辛酸,所以对劳动成果尤为珍惜,他们总是要把劳动所得看得紧紧的,省了又省,减了又减。但他们的小心谨慎,使得他们总是只懂得珍惜过去的,却看不到未来的,只知道怎么可以尽量少把手中的钱花出去,却不知道如何投资获得更大的回报。最终影响的是选择、决策的格局,决定的是最终的高度。

适度消费,生活才有情趣

1998年金融危机,席卷整个亚洲,影响全世界经济数年之久,中国当然不能幸免。为了复苏经济,政府出台政策,极力拉动内需,然而,百姓的自然消费却始终疲软不给力,很多人不是绝对缺钱,而是愿意将钱存在银行。因为大家对过去的苦日子心有余悸,不得不提心吊胆、小心翼翼地把钱存起来,防范于未然。而这些存起来的钱,都是从眼前的日子里一分一分扣出来的,每一分钱上都写着“节俭”两个大字。

节俭是我们在长期历史中形成的一种心态,这种心态一直被称之为美德。但是,现在它正在抹杀很大一部分中国人的幸福——没有存钱,心里不踏实。存了一万,想存十万;存了十万,还想存一百万……不敢吃,不敢穿,不敢用,极度缺乏安全感。然而,抓不住现在的生活,快乐与幸福该何处安放?

曾经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美国老太太和中国老太太见了面,两人都很高兴,便攀谈起来。美国老太太说:“真是开心啊。住了六十年的房子,今天终于把钱还完了。”

中国老太太说:“我也很开心。存了六十年的钱,终于可以买房子了。”

这是一个笑话,却很能说明问题。这代表的是两种消费观念。美国老太太代表的是典型的工业社会、商业社会的消费心态;而中国老太太崇尚的则是农耕文明勤俭的消费观念。时代变了,我们已经迈入了工业化、商业化的时代,我们的消费心态需要随之改变。我们自己需要适度消费,生活才有情趣。

刚刚摆脱贫穷的我们很矛盾,容易走上两个极端:一边是暴发户式的狂喜,极尽奢侈之能,毫无底线炫富;一边是沉浸在贫困的惶恐中不能自拔,挣再多的钱也不敢花,存再多的钱也得不到安全感。

我们要学会和自己的能力相匹配的适度消费。能吃馒头的不必刻意吃糠咽菜,能吃鱼肉的不需天天白饭咸菜;多吃新鲜水果对身体好,多穿新衣心情美。买得起名牌的尽管买,但不用炫耀;买不起名牌的别逞强,也不用自卑。

勤俭自然是美德,铺张浪费绝对是可耻。但是自己挣的钱自己花也是光荣。最重要的是,量力而行,不抠抠搜搜过日子,开开心心享受眼前的生活。而一味节俭,坏了生活的兴致,不值得。

编辑:李敏杰

01 02

关键词:父亲 省钱 节俭 起来 生活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