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争鸣 争鸣

让学生爱上读书,新教材方算成功

2017年09月04日 10:11 | 作者:郭超豪 | 来源:文汇报
分享到: 

新单元结构落实语文教学知识体系

文汇报:此次“部编本”教材的一大创新是采取了双线单元结构,为什么这么设置,有哪些好处?

温儒敏:对于教材单元的设置,“部编本”语文教材是有新想法的。采用“双线组织单元结构”,按照“内容主题”(如“修身正己”“至爱亲情”“文明的印迹”“人生之舟”等) 组织单元,课文大致都能体现相关的主题,形成一条贯穿全套教材的、显性的线索;同时又有另一条线索,即“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因素”,包括基本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以及写作、口语训练等,分成若干个知识或能力训练的“点”,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分布并体现在各个单元的课文导引或习题设计之中。

为何要采用“双线组织单元结构”? 因为现有各种版本语文教材,基本上都是主题单元结构。这是前些年实施课改的结果。但主题单元结构只照顾到人文性,可能忽略了语文教学的规律。选文也往往只顾一头,只考虑所选课文是否适合本单元主题,难以照顾到本单元应当学习哪些知识、训练哪些能力。语文教学也失去了必要的梯度。这个问题是严重的,教学中大家都不满意。所以“部编本”语文教材采用“双线组织单元结构”,既适当保留人文主题,又不完全以人文主题来组织单元。而且,适当淡化单元主题,以便把必要的语文教学的要点、重点,按照一定顺序落实到各个单元。老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按照新教材的单元顺序安排教学,但不能拘泥于人文主题,要特别注意语文知识、能力落实。还要注意把单元中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等几方面结合起来。

大概在二十年前,语文教学的知识体系是比较清楚的,听说读写的能力点、知识点,也都比较成体系。但在教学中出现的普遍现象是,考什么就学什么、训练什么,语文教学的知识体系实际上已被应试教育的题海战术和反复操练所绑架。实施课改以来,特别是课标的出台,首先想解决的就是题海战术和反复操练的问题,因此特别强调语法修辞和语文知识讲授不要体系化,要“随文学习”。而且课程改革几乎一边倒,就是强化人文性。

但又出现了另一个倾向,就是语文的知识体系被弱化,甚至被拆解,教材在知识体系的建构上,不敢理直气壮地讲语文知识,不敢放手设置基本能力的训练,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点不突出,也不成体系。结果教学梯度被打乱,必要的语文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得不到落实。有时课上得热闹,可就是没有“干货”。每一单元每一课到底要实现什么教学目标,这个目标在整个小学或者中学的语文课程中到底是什么位置,通过这一单元或者某一课,让学生学会什么,达到什么程度,都不是很清楚。特别麻烦的是,现在各种教材都是课改之后编写的,大都是以人文主题来建构单元,考虑更多的是选文如何符合单元主题,而对语文课程内容目标如何实现,就难于处理。结果大多数教材都只是在思考练习题上做点平衡和补救。“部编本”语文教材很重要的一点改进,就是让课程内容目标体现的线索清晰,各个学段、年级、单元的教学要点清晰。

让学生养成读书的生活方式

文汇报:作为总主编,您有哪些语文教育的理念融入到了新教材当中? 在您看来语文教学最重要的目的是什么?

温儒敏:这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语文教育怎样才算成功? 我认为一定要延伸到课外阅读,让学生养成读书的生活方式。如果只是精读精讲、反复操练,没有激发阅读兴趣,也没有较多的阅读量和阅读面,学生的语文素养包括写作能力是不可能提升的。扩大阅读量,这是改革的方向。新教材期望实现的主要作用,就是专治学生不读书、少读书的通病。

“部编本”语文教材在这方面想了许多办法。比如,小学一年级就设置了“和大人一起读”,意在和学前教育衔接,入学伊始就引导孩子的读书兴趣。小学中高年级几乎每一单元都有课外阅读的延伸。初中则加强了“名著选读”,改变以往那种“赏析体”写法,注重“一书一法”,每次“名著选读”课,都引导学生重点学习某一种读书方法。激发兴趣、传授方法,是“名著选读”设置的改革方向。

激发和培养读书兴趣,是语文教学的“牛鼻子”。只有千方百计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语文素养的提升才不是空话,新教材也才算真正取得成功。

观点

历史:更注重学生的感受、观察、理解、思考(叶小兵:义务教育历史统编教材执行总编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我们现在基本达成一致的认识:历史学科的学习更多是一种思考的学问,怎么认识过去。统编历史教材一定会在内容的设计上更注重学生的感受、观察、理解、思考等,尤其是更强调学生的探究活动,设计了一些栏目,如材料研读、问题思考等,就是让学生学会从材料中提取证据,学会如何解决历史的问题。

从我们历史教材的整体设计上来说,课后的练习不再是那种机械记忆的练习,比如过去出一些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都是引导学生背书。我们这次主要是设计一些活动,让学生赏析、分辨、比较、综合,希望学生在这些活动当中复习、巩固并且提升认识。我举一个例子,比如 《甲午中日战争》 这一课,因为涉及到 《马关条约》,这节课的课后活动,不要求学生去复述 《马关条约》 签订的时间、地点和条款内容,而是开放性的问题:《马关条约》 签了以后,清政府允许外国人在中国投资设厂,今天,外资也可以到中国设厂,这两者有什么本质的不同? 这就是引导学生通过这种联系、比较、分析,去看在当时的情况下它对中国的危害,而不是简单地让学生去复述或者背诵,更注重的是对学生理解历史、认识历史的能力的培养。

道德与法治:提高德育的实效性(高德胜: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执行主编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

我们不光要把教材编好,还要引领整个德育课的教学,德育的实效性对我们来说,确实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我们在编教材的过程中,对这个问题有一些思考。首先要注重学习活动的引导,让学生参与进来。这次教材的新定位,即教材既是教本,也是学本。所以,我们在教材中设计了不同的栏目,其实就是围绕学生的学习活动展开和设计的,像自我反思的活动、观念交流的活动、经验分享的活动、论辩思考的活动、共同行动的活动,还有调查研究的活动等,这是第一个努力。

第二个努力,则是对教学再定位。实效性问题带来的一个重要挑战,就是教师在教这门课时,常常说教得太多,但教学效果却不好。这次对教师有一个新的定位,教师的教就是学习活动和学习过程的设计,即组织、参与、引导,这对教师来说也是有挑战的,后续的培训我们会跟上。

第三个努力,提高德育实效的重要法宝,就是学习经验的引入,如果我们学习教育和学习经验没有关系,学生就找不到感觉,教育也无法走进他们的内心。所以这次教材编写中,我们非常注重学生已有的经验,很多环节是对学生已有经验的唤醒、加工、整理和提升。当然光有学生经验还不够,这个经验还需要拓展和丰富,这样学习才有效。

编辑:李敏杰

01 02

关键词:教材 语文 学生 教学 文教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