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好声音 好声音

民革廖家川:快速布局 扎实推进新建组织工作

2017年11月21日 09:44 | 来源:团结报
分享到: 

快速布局 扎实推进新建组织工作 

□民革重庆市委会组织处处长 廖家川


五年来,重庆民革在民革中央和中共重庆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共重庆市委统战部的关心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民革中央组织工作原则和方针,以提高民革整体素质为核心,提升履职能力水平为重点,深入开展重庆民革组织建设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

2012年下半年,重庆民革抓住时任中共重庆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范照兵同志提出“重庆统战工作要走在全国前列”这一重大政治信号,迅速反应,制定新建组织5年战略规划,积极与当地党委统战部门协商,率先在条件成熟的区县建立民革组织。2012年至今,相继在忠县、垫江县、石柱县、大足区、黔江区新建区县组织5个,全市区县组织平均以一年一个的速度增长。重庆市有38个区县,民革重庆市委会现下辖23个区县组织,拓宽了民革组织覆盖范围,增强了民革组织实力,扩大了民革组织社会影响。

组织建立后如何在当地迅速打开工作局面,如何在当地建立影响,是新建民革组织必须考虑的重点问题。民革重庆市委会采取紧紧依托当地中共党委、党委统战部开展了如下工作:

一是坚持高起点,新建组织主委须由“区县现任领导班子成员”担任;民革重庆市委会充分发挥新建组织主委作为区县领导班子成员在当地的政治影响力、人脉关系,协调各方资源,发展高层次、高素质党员,搭建强有力区县组织领导班子,为新建民革组织迅速打开工作局面。重庆民革新建5个区县组织均由现任区县领导班子成员担任主委,分别有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2人,县政协副主席3人。

二是坚持高标准,组织成立前须落实“定编制、定经费、定办公场地”问题;专职人员、经费和办公场地的配备是关系到民革组织成立后工作正常开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民革重庆市委会高度重视区县新建组织“三定”工作,市委会主要领导亲自与当地中共党委主要负责人沟通协商,落实“三定”事宜。每个新建区县组织,落实专职干部行政编制2名,即:专职副主委1名,专干1名;经费10万元;办公室1—2间。为新建民革区县组织顺利开展工作,为后续组织升格做好了必要的硬件准备。

三是坚持高素质,须有一批高素质党外人士加入为基础;新建组织第一批党员具有示范作用。民革重庆市委会依靠当地中共党委统战部,充分利用知识分子联谊会这一人才洼地,坚持发展高素质党员,充分运用高素质党员在当地的影响力,为组织后续发展打下基础。

以成立忠县支部为例:2012年下半年,重庆民革在重庆市教育资源、人口资源大县忠县布局,成立民革支部。县政协副主席唐代文同志作为支部主委。中共县委为民革支部配备了2个行政编制的专职工作人员、办公场地30平米和办公经费10万元;支部建立之初有13名同志,县科委主任、县民政局副局长、县畜牧局副局长、县机关事务局副局长、县环保局副局长等成为第一批党员,时有市人大代表1人,县人大常委1人,县政协常委7人。支部成立以后积极开展参政议政、社会服务工作,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影响,忠县支部于2013年顺利升格为工委。中共重庆市委统战部考察调研后,称赞为“忠县模式”,并在全市统一战线推广。民革中央副主席、民革中央组织部等领导分赴忠县就忠县民革组织建设工作开展了专题调研。

继忠县之后,民革重庆市委会垫江县支部、石柱县支部、大足区支部、黔江区支部的建立均采用“忠县模式”,全部迅速打开工作局面,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实职干部队伍建设归根结底只有两条途径:一是党内培养推荐;二是直接发展使用。两条途径,一内一外,一慢一快。重庆民革采取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的做法,大力推动实职干部队伍建设。目前重庆民革在各级政府及组成部门、司法机关中有副县处级以上实职干部71人,初步建立起了一支涵盖政府、司法、经济、农业、交通、社会福利保障、法制、工业园区、乡镇街道等各领域的实职干部队伍。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民革 组织 工作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