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沸点 沸点

江西九江一矿山污染多年 村民举报自产“镉米”无果

2017年11月24日 08:26 | 来源:新京报
分享到: 

2011年,柴桑区环保局在《关于九江矿冶有限公司丁家山金铜硫矿污染纠纷调查处理情况的报告》中指出,矿区的两个废水收集池塘面积较小,没有任何防渗漏措施。池塘内高酸性的废水,使丁家山村及刘仓村部分水域水质受到影响,存在严重污染隐患。同时,矿区的废水收集系统“因多年无人管理而遭受破坏,污水处理设施一直停止运行”。“矿区雨水、污水随地势主要分两处外流,一处流入团鱼塘水库,一处流入聂家垅水库。”加之2011年严重干旱,“水库内水质污染加重,直接影响其下游农田、棉地的灌溉,受影响面积较大。”

另外在废石处理方面,2006年,前矿主开采硫矿石后剥离出品位较低的废石露天堆放,“致使矿石氧化、雨水浸湿,产生高浓度的酸性废水,对下游水库水质构成威胁”。

对此,矿区并不否认。它承认,丁家山金铜硫矿超标废水下泄,致使丁家山村八组、十二组部分农田、棉地遭受不同程度污染,并同意一次性支付村民污染补偿费共计17万元。

2013年6月,当地矿区还与丁家山村八组、十二组的村民签订过协议。双方约定,矿区每年付给村民每亩地600元的赔偿费;赔偿期间,村民不得在这些土地上进行耕种,如果强行耕种,造成的后果及损失全部由村民承担。

点击进入下一页

2011年暴雨过后,丁家山村农田被污染,秧苗变黑。受访者供图

治污后,仍触目惊心

在一次性付给村民17万元补偿后,九江矿冶又多次向村民支付过污染治理等费用。

与此同时,矿区也被要求进行环境治理。

2011年暴雨后,柴桑区环保局责令九江矿冶对矿区污水处理设施进行检修,并责令其尽快制定污染治理方案,进行全面治理。

2013年6月,九江矿冶与丁家山村八组、十二组签订的前述协议中,除了按照每年每亩地600元的标准给予村民赔偿外,还承诺对矿山污水进行中和处理,同时清理矿山表面遗留的废矿。

据丁家山村村民介绍,矿区曾在水库中撒石灰,以中和流入水库的酸性废水。

在上述协议中,九江矿冶将污染归咎于改制前的“历史遗留问题”。协议称,自2007年丁家山金铜硫矿移交九江矿冶总公司以来,总公司与九江矿冶均未对矿山进行开采。污染的主要原因是改制前公司废弃的矿石,经雨水冲刷产生了废水。据曾在铜硫矿工作的文思江介绍,九江矿冶总公司和九江矿冶有限公司实质上是同一个公司。

事实上,矿区的酸性废水不仅出自生产过程,还有相当一部分来源于露天堆放的废弃矿石。如果废矿不被清理掉,即使矿区停产,下过大雨后依然会产生酸性废水,污染也会持续下去。

废水流经处,土壤也可能受到侵蚀。目前,柴桑区环保局正对丁家山村的土壤进行检测。熊家春称,检测土壤需要有一个自然风干的过程,可能要耗时1个月左右。

没人反映镉超标?

2017年11月17日,柴桑区委宣传部的工作人员向新京报记者表示,多年前村民已被告知不能在污染范围内的农田种植农作物。但是,直至此次镉米事件曝光前,村民们仍在污染赔偿范围内耕种水稻。

这位工作人员说,村民之所以选择继续种植,可能是出于侥幸心理。

多位当地农民告诉新京报记者,他们早就知道村里的农田受到了污染,但始终没人告诉他们稻谷的问题会如此严重。

此次镉米事件曝光后,粮食主管部门已着手进行检测。“对稻谷的取样检测工作由江西省粮油质检中心直接进行,现在还没得到检测结果。”2017年11月20日,柴桑区粮食局局长陈发扬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透露,检测结果出来后,将反馈给村民。

21日,江西省粮油质检中心的一位负责人表示,稻谷样本的检测结果已经出来,但他不方便透露。截至11月23日,黄龙淼称尚无人向他反馈稻谷检测结果。

检测抽取的5份稻谷样本,分别来自港口街镇丁家山村、生机林村的5户村民家中。黄龙淼家地里,2017年出产的稻谷便是样本之一。

不过,陈发扬对新京报记者表示,自己于2015年12月方才到任。田静的检测结果公布前,他并不清楚当地的镉米问题。“去年没收到反映,今年也没人反映过。我怎么会知道有镉超标呢?”

编辑:杨岚

关键词:江西九江一矿山污染多年 自产“镉米”无果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