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沸点 沸点

江西九江一矿山污染多年 村民举报自产“镉米”无果

2017年11月24日 08:26 | 来源:新京报
分享到: 

污染范围“肯定不科学”

2017年11月13日,港口街镇政府要求丁家山村、生机林村、刘仓村等三个村庄的相关村民签订承诺书。

在承诺书中,村民需承诺不在“丁家山铜硫矿污染赔偿范围”内的土地上种植水稻等可食性农作物。

港口街镇政府划定的污染赔偿范围,以丁家山铜硫矿为圆心展开,涵盖了周边上述三个村庄的部分农田,共涉及土地382亩。

这是目前关于港口街镇遭受矿山污染范围的最新数据。

一些村民认为,这个污染范围的划定并不准确。比如,三次检测出自家稻谷镉超标的黄龙淼,他家的农田就不在这个范围内。

2015年到任柴桑区环保局局长的熊家春说,他对此前的工作并不熟悉。所以,这382亩的范围究竟是何时划定的、怎样划定的,他并不清楚。近一两年来,镇政府划定的污染范围都维持在382亩这个面积,没有扩大。

他也认为,现在划定的382亩范围“肯定不科学”。“如果不治理,将来范围还会扩大。”

为此,柴桑区环保局已经聘请了有资质的第三方公司,重新启动了污染范围的测定工作。测定以矿区为原点,向四周辐射,污染到哪,具体方案就到哪。“测定要有个过程,估计两三个月都不止。”熊家春说。

熊家春告诉新京报记者,矿山1970年刚开始开采时可能只有几十亩,但污染一直持续,污染范围也在慢慢扩大。上世纪80年代,政府等方面曾根据矿区水流的范围划定了污染范围。“那个时候没有检测手段,条件不允许,(划范围时)只有通过地方政府跟企业、农户三方坐下来谈。”

为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从2015年起,柴桑区环保局开始向环保部申请重金属土壤治理项目,仅2016年、2017年就申请了4个项目。“我们在连续地申报这个项目,但不一定项目报过去就能批。”熊家春将申报形容为“范进中举”,“今年没考上,明年再来”。

目前,这些项目仍处于待上级环保部门审批阶段。

而此次事件爆发后,柴桑区环保局很快发出通报,称官方已按有关程序启动永久性闭矿工作。此外,还要对矿区进行生态修复和植被恢复。

2017年11月15日,在丁家山村通往矿区的路上,新京报记者看到多个水质浑浊的水库,其中既有雨水,也有从山上流下的废水。水库是种植水稻灌溉用水的来源之一。此外,田地周围还有一些水渠,里面的水从矿山上流下,不时可以看到酱油色的液体。部分农田已经撂荒,有的地方寸草不生。

17日,熊家春告诉新京报记者,环保局对疑似污染区域水质的检测结果已经出来了,不存在镉超标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环保局选取的样本来自不远处的东湖入口,而非检出问题稻谷的丁家山村水田。


编辑:杨岚

关键词:江西九江一矿山污染多年 自产“镉米”无果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