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硬骨头要这么啃!老区石楼走出脱贫攻坚“新路子”

2017年12月04日 12:39 | 作者:周佳佳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石楼12月4日电(记者 周佳佳)日前,中央网络媒体山西石楼扶贫行活动在石楼红军东征纪念馆拉开序幕。中央网络媒体采访团走进国家级贫困县、山西省深度贫困县——石楼,聆听老区的新故事,触摸石楼脱贫攻坚的新路子。

据石楼县委书记油晓峰介绍,石楼目前还是一个深度贫困县。2015年底建档立卡贫困户有1.2万户、贫困人口35920人,贫困发生率达36.7%,境内土地贫瘠,十年九旱,农作物广种薄收,交通闭塞,没有高速公路、国道和一级公路过境。但是,石楼有石楼蜂蜜、绿色农产品、红色旅游、“红军东征”精神、“梁宝”精神等好的产业、产品和美的景色以及优良的传统,石楼有信心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

1日上午,石楼扶贫行一行人员走进红军东征纪念馆,感受红色文化的传承与洗礼。据纪念馆工作人员介绍,红军东征纪念馆是一座反映中国工农红军东征山西、抗日救亡的专题纪念馆,展厅内共陈列珍贵历史图片567张,文件图表298份,实物展品328件,共十九个单元,丰富的红军东征文物和东征史料,完整有序地再现了红军东征的历史壮举。目前已成为收藏红军东征文物史料、研究红军东征历史的主要阵地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油晓峰在参观中表示,继续发扬“东征精神”、传承红色文化、开掘红色旅游资源也将是下一阶段石楼的重点工作之一。

随后,石楼扶贫行一行来到了灵泉镇马村核桃经济林提质增效示范点。据马村党支部书记文三平介绍,马村从2000年开始退耕还林,现有核桃经济林1200亩,并连续三年通过核桃林嫁接改良,引水上山,1200亩核桃林中,有800亩全部嫁接改良清香、礼品2号品种,收入由每亩800元,增加到去年的1600元,五年盛果期后亩产将达到3000元左右,依托生态脱贫,马村真正实现了增绿增收的双赢。

“2018年,还将推广林下经济作物,计划在核桃林下种植辣椒、西瓜、玫瑰等作物,这样又多增加了一项收入。”灵泉镇镇长陈彦林说。

薛家塬大事记

薛家垣已成为石楼典型的富裕村、文明村、先进村

走进薛家垣,似乎走进了一座“桃花源”,遍植的树木郁郁葱葱,环山的道路平阔便捷,压枝的瓜果遍野飘香,村民们在新建的房舍内享受着悠然的城市化生活,“梁宝精神”一直被传承发扬并延展至今。在梁宝事迹馆里,一张张照片、画册、奖状、参会证等,都讲述着当代“吕梁英雄”——已故村党支部书记梁宝29年间带领村民艰苦奋斗、脱贫致富的动人故事。“梁宝是个好人!”62岁的村民王跟双指着墙上的照片说。

建设经济林、修路、修建人畜饮水工程、建现代化养猪场、建蔬菜大棚、打造栽培基地……薛家垣的带头人梁宝将昔日一穷二白的薛家垣建设成了吕梁山上有名的富裕村、文明村、先进村。如今,村民仍将梁宝心心念念,梁宝用29年时间摸索出的脱贫致富路径,也成为诸多贫困村的范本,被复制推广,“梁宝精神”成为薛家垣村,乃至石楼县、吕梁市的精神指引,凝心汇智,党建引领,在脱贫攻坚的路上聚力前行。


按照“五年任务三年完成”的要求,石楼县以超常规举措扎实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在灵泉镇岔沟村龙山水岸移民搬迁点,团中央挂职任石楼县灵泉镇岔沟村党支部第一书记的郭连乐介绍说,龙山水岸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占地面积53103.11m2,折合79.65亩,规划建筑面积64800㎡,规划建设8栋高层住宅楼均为地下1层地上11层,该项目预计在2018年底完成安置。建成后可安置移民户862户,安置移民人口3656人。

“湖羊养殖基地、蘑菇种植基地、汽配汽修城等产业发展的优势及学校、便民超市等一系列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在解决移民就业的基础上,也极大的改善了移民的生活水平。” 郭连乐说。

养蜂

惠农养蜂合作社的蜂箱

小蒜镇高家岔村是石楼县2016年脱贫村,养蜂产业为精准脱贫的支撑产业之一。 2017年全县实施“1133”的产业发展计划以来,“善农计划”以发展养蜂为重点,引进了深圳企业投资成立山西善农蜂业有限公司,注册甜蜜网事品牌,进行欧盟有机产品认证和地理标志认证,开展了“蜂农工匠”培训236户。

据高家岔村党支部书记李彦林介绍说,高家岔村将养蜂产业作为“一村一品一主体”的主导产业来抓,成立了惠农养蜂合作社,合作社的蜂群秉承集体建场、技术人员定点管理、贫困户全体受益的原则,由村委统一管理,按照市场化运行模式,由具备成熟管理经验的贫困户承包的方式进行经营生产,整村77户贫困户按照利润分配模式公平受益,进一步巩固扩大脱贫成果。

“力争到2020年,全体村民户均增加收入3000元以上,在实现整村脱贫目标的基础上,带头实现小康的创富目标。” 李彦林说。

千沟万壑是石楼的典型地貌特征,因此“治山治水治沟”也是石楼县发展沟域经济的重要着力点。石楼县优先贫困户参与治理,通过直接生产、入股分红、以工代赈、创业就业等办法让贫困户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贷款5万买了5头驴入股合作社,两年后,就能有15%的分红了。还能享受政府5000元的补贴。” 在龙交乡麻庄村,61岁的村民霍向生说。

驴

龙兴源农业生态园区的驴场

麻庄村支书冯成虎介绍说,麻庄村以“支部牵头、村委组织、合作社经营、贷款撬动、贫困户分红”的肉驴养殖模式,已带动20户60人脱贫。

龙交乡党委书记郭永东面对脱贫攻坚的硬仗,也有一套明晰的规划:进一步加强棋盘山旅游,并做好相应的配套服务;做好传统村落的申报工作,开掘民俗游;依托自然资源优势,计划打造中药材基地。

一项调研数据显示,2016年,石楼县完成了17个贫困村退出、7365口贫困人口脱贫的年度目标任务。2017年通过动态调整,目前有贫困户11336户,贫困人口33521口人。脱贫攻坚的道路上,老区石楼走向新时代的路子很长,“石楼要打好脱贫攻坚和生态建设这两大战役。” 石楼县委书记油晓峰说。

油晓峰表示,下一步,石楼将全面突出推进生态建设、易地搬迁、特色产业、光伏扶贫、转移就业五大重点;补齐健康扶贫、教育扶贫、兜底扶贫、公共设施、区域发展五个短板,强化基层党建、社会帮扶、资金投入、内生动力、责任落实五个保障,坚持先难后易、精准发力,采取更加集中的支持、更加有效的举措、更加有力的工作,坚决打赢攻坚深度贫困这场硬仗中的硬仗。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硬骨头 石楼 扶贫“新路子”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