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撕掉身份标签农民才能真正职业化

2018年01月16日 10:49 | 作者:李木元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夫农,天下之本也。”正因为如此,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4年聚焦农业。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着重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我国是农业大国,但还不是农业强国,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缺少一支高素质的农业产业队伍。从世界范围来看,农业强国都有一支高素质的农业产业队伍。比如,美国的农民大学生约占农民总数的50%,荷兰、以色列、日本这个比例都在40%以上。相比之下,我国农民文化水平仍以初中、小学为主,在老一代农民队伍中,尚有相当比例的文盲。

培养高素质的农业产业队伍,急需加强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所谓新,就是经过教育和培训的农民不同于“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传统农民,而是要成为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农民。而农民也像发达国家那样,开始成为一项职业。这是巨大的进步。

当然,也不能盲目乐观。因为在一些省份,对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和培训的支持力度不够,农民的参与热情不高。而传统观念的束缚是一个重要因素。受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影响,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农民并非一种职业,而是身份的代名词,代表从业者文化水平不高、没啥见识且只会干粗活。所以,包括笔者在内,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好好学习,不要在那一亩三分地儿里刨食吃”。农村出来的大学生毕业后,很少有回乡工作或创业的,否则于他们本人及其父母都觉着“脸上无光了”。

三百六十行,农民自占一行。如何让这一观念深入人心,让农民乐意甚至要求参加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必须提升其含金量。在这方面,以上海为代表的部分省份无疑作出了表率。

传统观念的改变是较难的,但从新型职业农民持证上岗那天起,传统观念就已在悄然改变,与此同时,中国高素质农业产业队伍的种子也在萌发了。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农民 农业 身份 职业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