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8全国两会专题报道>读原创 读原创

杨承志委员:创建高校军民深度融合机制

2018年03月07日 08:33 | 作者:解艳华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7日电(记者 解艳华) “军校由于自身规模小、技术实力不足,教学和科研能力不足,难以满足强军目标的需要,如何运用国家高校优质资源,为建设世界一流部队提供人才与科技的支持,是当前实现强军目标的首要课题。”6日下午小组讨论会上,杨承志委员在发言中如此说道。

2105173

网络图

杨承志在调研中发现,目前由于高校军民融合的范围存在认识局限,导致军民融合范围有限、领域较窄、层次不高、比例很低,融合不充分,对军事人才的培养和武器装备发展还没有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例如受传统观念影响,高校军民融合的范围有限,主要局限于理论类研究,很少有关键技术与核心产品的研究;高校在武器装备探索研究、预先研究等基础性研究领域比例很低,”杨承志说。此外,由于激励政策机制不明晰,导致普通高等院校军民深度融合的活力和动力不足。而从事国防领域研究,由于涉密的缘故,出现发表学术论文难,难以在“双一流”大学的考核评价中为单位和个人产生贡献率,导致学校和个人均对从事国防领域科学研究积极性不高。

杨承志建议:建立体制机制,推进军校和高校军民融合纳入到国家创新体系,探索双方教师资源双向交流和联合攻关,研究制定联合军事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协同机制、产学研的紧密结合、共性技术的双向转移等机制。建立以院士、首席科学家等科技领军人才核心,优势学科为依托的,长期致力于国防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究等方面,成为关键性技术突破、行业联合攻关、武器装备预先研究的中坚力量;完善高校在军事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考评机制。搭好融合平台,创建一批以军校为主体、高校为支撑、战场为导向、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为核心、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科技创新联盟;建设一批设施一流、特色鲜明的国防科技联合实验室;实现军民高校资源的合理配置、高效利用和共享共建;搭建军校和高校军民融合的信息平台,提供军校和高校的融合学科对接服务;军校和高校选择开展高校擅长前沿探索、基础研究和共性技术开发,快速提高军校学科建设的跨跃式发展;构建教学共享资源,开展一流人才的培养。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高校 军民融合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