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让患者好看病 帮医生看好病

2018年04月26日 10:19 | 作者:李红梅 |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 

人机合作诊断

临床决策更加准确高效

基于人工智能的临床诊疗决策系统,智能医学影像识别、病理分型等已在一些疾病领域得到应用。

前段时间,记者体验了一款全新研发的人工智能影像检测系统的真实应用:在北京影像云平台上,对基层医院上传的30名患者近9000张肺结节CT影像进行智能检测和识别,将第一轮筛查出的疑似结节标记出来,作为辅助诊断结果,提供给4名放射科医生进行审查。

人机合作诊断肺结节的全过程仅用了30分钟,比传统途径所需的150—180分钟,效率提高了5倍以上。经现场4位三甲医院放射科医生采用双盲方法进行验证,智能诊断的综合准确率达到90%以上。该系统形成的检测报告中,预测疾病几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肺结节是早期肺癌的表现形式,在我国癌症死亡原因中,肺癌死亡率最高,肺癌的早期发现和治疗能极大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和存活率,对肺结节的筛查极其重要。万里云影像中心放射科医生、空军总医院主任医师李小坵告诉记者,肺结节在图像上用肉眼观察往往很容易被遗漏,影像技术能帮助医生更深入地“窥探”人体内部的病变情况,能更准确地对病情作出诊断,提出更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案。

影像医生平时需要在人工检测肺结节上花费大量的时间,致使临床工作非常繁重。“一家三甲医院平均每天接待200例左右的肺结节筛查患者,每位患者在检查环节会产生200—300张的CT影像,放射科医生每天至少需要阅读4万张影像。”李小坵说。

除了肺结节,一些医院也已经采用人工智能辅助医生决策,比如食管癌、乳腺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专家认为,人工智能介入临床用于辅助医师诊断,可以有效提高服务效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基层卫生服务能力不足的困扰,促进分级诊疗。

云诊室

不用跑医院家里能看病

作为全国较早开展的“互联网+医疗”平台的浙江宁波云医院,从预约挂号到检验、病理、影像、护理、药房等全方位进入云端,今年医保支付也将接入。这大大改善了人们的看病就医、健康服务体验。据粗略测算,一年里,医疗信息化能为宁波患者节省就诊时间约6000万小时。

云诊室是宁波云医院的一大特色。糖尿病患者陈先生是最早一批体验云诊室的居民,当时先开设的是糖尿病云诊室。陈先生将自己的血压与血糖监测记录上传到云诊室,由医生诊疗。医生也可凭病人授权,调阅过去的看病记录。随后拿医生授权的电子处方,到固定的药店配药。“本来要定期跑医院,挂号排队等待太麻烦。今后在家就能看病,真方便!”

在云医院平台上,医院有专科、专病云诊室,为复诊、出院病人提供线上诊疗、随访、咨询服务。基层也有云诊室,与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相结合,利用云医院平台和“掌上云医院”终端,开展线上线下协同、医防一体化服务,提高家庭医生服务效率。一些大医院还利用云医院平台,搭建起从医院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居民家庭的心血管康复三级服务管理体系。

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互联网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多,从最初的移动支付、手机预约挂号到互联网医院、线上复诊、辅助决策、做手术等。如何利用好新技术,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是有关部门面临的新命题,需要各方协同参与解决。

社科院健康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秋霖认为,“互联网+医疗健康”发挥着惠民、赋能、治理三方面作用。医院互联网化、远程诊疗等创新服务,降低了群众求医问药的经济和时间成本;通过在线学习、辅助诊断决策等帮助医生,特别是基层的医生,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通过大数据管理,促进对健康的有效治理,提高群众获得感。

“但是医疗卫生直接关系人们生命健康,对‘互联网+医疗健康’的创新应该审慎包容,以风险可控、不威胁生命安全为前提。对线上医疗健康服务行为的监管,需要统一标准和规范,在制度和技术层面建起防火墙,明确行为边界,划清政策底线,实行动态监管,才能让老百姓放心地在线上看病诊疗。”陈秋霖说。

编辑:李敏杰

01 02

关键词:医院 医生 互联网 患者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