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悦读 悦读

你在书里夹过什么?有人夹了情书、人民币、大悲咒……

2018年05月25日 07:09 | 作者:宋宇晟 |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分享到: 

“书中生物”背后的故事最动人

事实上,这些展品的收集已经持续了一年时间。羊顿在一家线上二手书店工作。入职公司的每位新员工都必须要去体验一下做店员,“就是给收上来的二手书做清洁、审核,我去的时候,就遇到了‘书中生物’”。

“那是我第一次遇到‘书中生物’,觉得真的挺有趣的,而且你会想为什么这个东西会夹在这本书里,会勾起你去想背后的故事。”她说。

她还记得,当时遇到的是“英文版《彼得潘》里放了一小本大悲咒”。

当然,最开始接触的时候,她自己也并没有想到会将这些东西做成展览。“后来是因为收集的东西越来越多了,也会跟一些用户去沟通,知道了这些物品背后一些有趣的故事。”

点击进入下一页

展览现场的观众留言板。策展方供图

在羊顿看来,这些物品背后的故事——人与书之间,通过一个物品呈现出来的故事——是“最动人的”。

因此,她在策展时,特意将“书中生物”与“它的母体”——那本书,放在了一起,并在介绍中写明它们的故事。

“我记得有一个用户在留言区写了一封信给这个展览。他说,看这个展览的时候就觉得很奇妙。这些物件的主人可能在很远的地方,并不知道这些展品现在在做什么。但他作为一个陌生人站在这里正在读物品主人的故事。”

点击进入下一页

遗忘在书中的合影照片往往是已分手的写实。策展方供图

“书中生物”有“生命”吗?

羊顿觉得,每本书的背后都可能有一段故事。而这正是这些“书中生物”的“生命”所在。

“一本书如果堆在角落里,任由它落灰,里面夹着的物品也就沉睡了。只有当这本书流通起来的时候,书,包括书里的物品,才会获得新的生命,每流通一次就会获得一次新的生命。”

她告诉记者,策展的初衷并不是希望大家只关注到这本书或书中的物件。“我们做这个展览,其实是更多希望让大家能关注到,纸质书是一种能传递出人情味的载体。”

点击进入下一页

展览现场。策展方供图

“书在流通过程中,一方面实现了书内容本身价值的传递,另一方面每本书是有温度在的,可能很多人翻阅过它,其中有他们当时读这本书时的心境和经历。而这样的温度有可能通过不小心夹在书里的某个物品,又传递给了下一个人。”

她认为,在电子阅读被广泛采用的时代,纸质书依旧有它的价值,纸质书的价值取决于使用者本身,有人单纯把它作为信息载体,获取知识;有人利用它来社交,以书会友;有人通过二手纸质书转卖,传递情感。“只要还有人在读纸质书”,就是纸质书的存在价值。

编辑:周佳佳

01 02

关键词:书里 策展 书中生物 故事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