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都碎成这样了 文物修复师居然修复了

2018年06月20日 11:20 | 来源:天府早报
分享到: 

木漆器

进行置换脱水

处理后绝对含水率在15%以下

在近年成都考古发现中,以成都商业街船棺葬和老官山汉墓出土的漆器最多,也最为重要。本次展览中最大的一件展品——出土于商业街船棺葬的漆床,长约2.55米、宽约1.3米,是同时期我国出土体量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漆床,这还是它第一次对公众展出。整个漆床用不锈钢矩管和亚克力板材作为支撑,这是因为出土木漆器不如陶瓷器、青铜器质地坚硬,十分脆弱。

清理表面附着物、硬结物及钙盐沉积等

漆床

天府早报记者 段祯 部分图片由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提供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保护与修复中心杨弢馆员介绍,“干千年、湿万年、不干不湿就半年”,此话不假,在出土文物中,木漆器要能够保存下来,要么在西北干燥的地区,要么就是湖南、湖北这些地下水位高的地方。如果任由其自然干燥,就会出现胎体收缩变形,漆皮开裂起翘,那么就难以看到这些精美的文物了。杨弢说,由于树种和埋藏环境的差异,出土木漆器的绝对含水率差异很大,木材的“绝对含水率”,即木材中所含水分的重量与绝干后木材重量的百分比。“新砍伐木材的绝对含水率一般不会超过70%,商业街出土的这批漆器绝对含水率超过了400%,有的甚至高达800%至1000%。”

出土木漆器的脱水处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少则三五年,长的可达十几二十年——以商业街船棺遗址出土的一批木漆器为例,从2000年到2010年,这些大型木漆器构件就在水里沉睡。“木漆器进入实验室后,文保人员一般需要进行仔细的信息采集,包括摄影、测量、绘图等,留存原始资料。此外还需要辨别木材的种类,对其含水率、干缩率进行测试。”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湖南和湖北地区就曾处理过很多饱水木漆器,在解决脱水的问题中也积累了不少经验。

研究人员介绍,湖北省博物馆最开始选用乙二醛这种化学试剂作为加固剂填充饱水竹木漆器中,后来荆州文物保护中心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优化,采用不同配比的乙二醛复合液对饱水竹木漆器进行脱水处理。杨弢介绍,在浸渍期间木材中的水分被乙二醛复合液逐步置换,文保人员需要定期监测乙二醛复合液的密度、酸碱度等。置换彻底以后,是一个荫干的过程,“脱水处理后的木漆器绝对含水率要控制在15%以下,最后进行封护处理,以减缓大气湿度波动对木漆器的影响。”

漆禁

这件漆禁出土时,其中一半纹饰保存较好,一半已经不太清晰,文保人员使用多光谱相机(光源包括红外、紫外和可见光等多个波段)对纹饰进行摄影。综合不同波段下的照片,先用铅笔在纸上勾勒出器物上原有的纹饰线条,再根据对称性、连贯性等规律在纸上对纹饰进行补全,复原后的纹饰线图要先与考古专家进行充分的沟通,达成一致意见后再在实物上进行全色、接笔、补绘等操作。由于下笔之后难以修改,需要修复人员尽可能一笔到位,所以修复的时候他们身边会放有纸张或木板,经多次尝试确保熟练无误后再下笔。


编辑:杨岚

1 2 3

关键词:修复 考古 文物 漆器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