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读·榜样读·榜样

播种绿色与希望

2018年08月31日 10:19 | 作者:李恒 范文杰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说起老家,沙金龙的第一反应一般是宁夏永宁县闽宁镇,最多会想起那个更早的称谓“玉泉营”。

1990年10月,只有1岁的沙金龙跟着父母连同1000余户乡亲离开了那个常听父母念叨的干旱贫瘠的大山深处,成为了闽宁镇的第一代移民。后来,沙金龙外出求学,研究生毕业后进入了一家国内知名乳制品企业担任项目经理。

68325a6f461543e491e1fcb99959dddf

资料图 俯瞰宁夏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原隆村 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

最近,刚满29岁的沙金龙又回到闽宁镇,他说,要像父辈们当年营造闽宁镇那样,创办一家属于自己的企业,带动更多的乡亲脱贫致富。

■闽宁镇的故事

1997年7月中旬的一天,炎热的天气让不常出远门的西吉县王民乡红太村村支书谢兴昌有些烦躁。在宁夏北部考察了好几个移民安置候选点的他,最后一站来到了永宁县境内西邻贺兰山、东距黄河20余公里的玉泉营。

最终,谢兴昌选择了几件当地产的“纪念品”,在手里掂量一会儿后,满意地打算结束自己的考察之旅。然而玉泉营开发区的干部说马上有一个“大阵势”,劝他留下来再看看。于是,谢兴昌有幸参加了福建对口支援宁夏“闽宁村”的奠基仪式,并在仪式上听到了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习近平代表福建对口帮扶宁夏领导小组发来的贺信。这封信的内容更加坚定了谢兴昌已经暗下的决心。

回到家,谢兴昌赶忙向乡亲们展示自己带回来的纪念品:4个老玉米、4个高粱穗。上秤一称,比自家种的整整重了一倍!“咱们这里十年九旱,庄稼收成没有保障,吃水要走十几里山路去挑。那边(闽宁村)人家福建都投资着呢,能把黄河水引上来,是个好地方。”就这样,1997年底,他带着全部家当和受他动员的10户村民一起搬到了新成立的闽宁村。

搬迁之初,初来乍到的移民们思路都还很保守,习惯性的种植玉米和小麦,虽然解决了温饱问题,但日子也谈不上轻松。

1998年,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第三次联席会议决定,以产业协作为基础,在宁夏发展资源开发型、劳动密集型和能带动千家万户脱贫致富的农副产品加工项目。很快,闽宁村也来了福建的专家教授,教移民种植蘑菇等技术。从打棚、制菌,挨家挨户手把手地教,直到蘑菇卖了,专家们才走。谢兴昌回忆,村里300个蘑菇棚,最少的也收入了七八千元。

2001年,随着移民的增多,闽宁村升格为闽宁镇。谢兴昌家的村子,同遍布宁夏的160个闽宁示范村镇一样,改为颇有“闽风”的福宁村。伴随着村镇的繁荣,谢兴昌家也从最开始住土坯房,到如今住上二层小洋楼。

据闽宁镇镇长王勇强介绍,如今,镇上发展起了特色种植、特色养殖、光伏产业、旅游产业、劳务产业等五大产业。“造血式扶贫”的内生动力源源不竭,2017年,当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976元。

“北国的凤凰南国的龙,党中央圆了千年梦。福建宁夏手拉手,奔向共同新繁荣……”一首新“花儿”,唱出了闽宁协作20多年的真挚感情。

同心、海原、原州、西吉、隆德、泾源、彭阳以及刚刚摘掉“国家贫困县”帽子的盐池县,宁夏南部半壁,大部分属于素以“苦瘠甲天下”闻名的西海固,这里也是我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

据宁夏回族自治区扶贫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宁夏先后组织实施了6次大规模移民搬迁,累计搬迁移民120万人左右,在推动山区劳动力有序转移的同时,也为生态环境留出余量,实现了脱贫致富与生态建设的双赢。

“移民搬迁是脱贫攻坚的一种有效方式。要总结和推广典型经验,把移民搬迁工作做好。”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期间,对宁夏的移民工作予以充分肯定。

■绿了青山富了乡亲

“我们这里今年降雨量达到了680多毫米,金钱豹、林麝都又回来了!”站在雾气氤氲的六盘山顶,1984年参加工作,种了三十多年树的固原市林业局局长陈胜远难掩激动之情。

水,在六盘山林区,相较别处显得更加珍贵。这里是众多河流的发源地,也是陕甘宁三省区13县180万人口的生产生活用水水源地。

陈胜远介绍,曾经的固原,由于人口超出土地承载能力,农民为饱口腹只能乱垦滥伐,以竭泽而渔的方式向生态要粮食。为了吃饭要开荒,越砍树天就越不下雨,恶性循环导致当地到处是荒山秃岭,森林和野生动物几乎消失。

宁夏是我国生态环境最为敏感脆弱的省区之一,六盘山区是我国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水土保持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组成部分。为修复这个高原绿岛的生态功能,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痛下决心,连续实施了一系列重大生态工程,经过35年的贫困人口易地搬迁、18年的退耕还林还草、15年的封山禁牧等,终于初步化解了生存与生态的矛盾。2000年,固原市森林覆盖率回升至12.8%,目前,森林覆盖率达25.1%,林草覆盖度达73%。生态改善和小区域气候的改良形成了良性循环。气象数据显示,2009年开始,固原市的降雨开始逐年增多,2012年以后这一趋势更加明显。

近期,当地又与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农科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宁夏农林科学院合作推进“四个一”林草产业试验示范工程。不到两年时间,已建设成39个“重点示范园”,总面积2.1万亩,共引种149个树(草)种,303个品种进行试验示范。“预计10年后,全市经果林种植面积将达到200万亩,育苗基地达到50万亩,西北最美旱作梯田达到300万亩,农民靠种植生态林、草、果人均收入将增加5000元左右。”陈胜远满怀信心。

田少了,树多了,山绿了,农民也闲了。在隆德县陈靳乡新合村,记者见到了一队面涂重彩、顶盔掼甲的骑马巡游队伍。靠近仔细听来,羽扇纶巾的领头“军师”口中所念的却是“全民致富奔小康,劳动创造新生活”这样的时下流行词。这支队伍是在表演隆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台马社火”。

“过去只在春节表演,如今来我们这里旅游的人多了,村里成立了旅游公司,经常出来演。”据65岁的“军师”翟士刚介绍,一场演出下来,参加的村民能赚50元,算上自家经营的农家乐民宿,比开荒种地划算多了。

新合村是固原市乡村转型的一个缩影。为做好“绿色+”文章,固原市整合优势资源,以农村田园景观、民俗文化、现代农业等生态旅游优势为突破口,发展以休闲观光、民俗体验等为主要形式的休闲乡村旅游,推进大生态与大扶贫、大产业、大旅游融合发展。

如今,清水河、渝河、泾河、茹河、葫芦河等流域沿岸绿树成荫、花团锦簇,六盘山山花节、龙王坝休闲度假村、老巷子休闲养生度假区等旅游品牌和基地成为当地居民和外地游客休闲游玩的好去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已经在当地真正深入人心。

■智力扶贫斩断贫困代际传递

西吉县龙王坝村,是农村农业部评选的“中国最美乡村游模范村”之一。在这座充满乡土气息的村落中,有座颇具现代感的建筑格外显眼,这就是“西吉龙王坝乡村科技馆”。馆内的机器人、碰碰车、电动玩具、科普仪器等在大城市可能早已司空见惯,在这里却依然能引来阵阵欢呼与大笑。

“跟城里的孩子比,我们农村的孩子主要差在教育资源上。”30多岁的焦建鹏是村里的致富带头人,也是这座科技馆的创办者。他表示,“以前带孩子去看科技馆,起码要开车5个小时到银川才有。那些刚刚脱贫的家庭,孩子想要感受科普更是难上加难。”

2017年7月9日,在自治区科协和西吉县科协的支持下,借助中国流动科技馆巡展活动,西吉龙王坝乡村科技馆正式开馆,并在这里举行了西吉县第二届青少年科技节。

只有在心头种下智慧的种子,农村的明天才会有希望。想要在西部地区彻底斩断贫困代际传递的“穷根”,唯有依靠教育培训,开展智力扶贫。

在广大农村,“能人”的带动效应十分显著。最近,在隆德县张楼村的农民讲习所,就有5名“能人”化身“农民讲师”,为村里人“现身说法”。“农忙时节讲实用技能、惠民政策,农闲时节宣传民主法治、移风易俗。”据隆德县委宣传部长宋亚俊介绍,“农民讲习员由身边人讲身边事,用身边事感动身边人,老百姓更容易接受。”

几名“能人”,还是有些势单力薄,必须培养大批掌握技术的实用人才,才能加快脱贫攻坚的整体步伐。创办于1983年的隆德县职业中学,就是一所培养实用型技术人才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据宋亚俊介绍,近几年来,隆德县职业中学充分利用自身师资、设备等资源优势,积极服务“三农”,开展技能培训。2009年以来,学校先后承担了“阳光工程”培训、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培训、生态移民工程培训和工会、残联、妇联等部门组织的各种短期培训。让大批农民掌握了培训电焊、农产品加工、中草药种植、家政、剪纸等专业技能。

“我自己也是从农村里走出来的大学生,很理解农村孩子对靠读书改变自己命运的渴望。西部地区想要实现转型追赶高质量发展,更需要大量科技人才。”中卫市市长万新恒向记者道出了筹建宁夏大学中卫校区的初衷。

2014年筹建的宁夏大学中卫校区,结束了中卫没有高等院校的历史,建校之初,学校就确立了应用型大学的办学方向,以服务地方产业发展为重点。围绕当地产业发展需要,开设了当地急需的旅游管理、电子商务、软件工程(云计算、大数据)、食品科学与工程等专业。

绿色生态,为社会发展提供坚实基础,良好教育,为社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我们相信,播下绿色和希望的种子,一定能收获一个美丽和幸福的明天。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闽宁镇 宁夏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