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沸点 沸点

回访菲律宾马尼拉赌场:隐秘的华人网络博彩生态

2018年09月03日 09:30 | 作者:李明 潘佳锟 | 来源:新京报
分享到: 

这笔钱让他几乎身无分无,无奈之下,他跑到中国城打工,成了一名仓库管理员。工资很低,只够日常开销,但这里让他觉得自由。

今年初,20岁的郑洋也坐上了前往菲律宾的飞机。他此行的目的简单,“挣快钱。”

他在国内信用卡欠下2万多元,看到朋友圈“工资7000元起,包机票和住宿”的消息,他没多犹豫,办好签证远渡菲律宾。郑洋心里明白这份是“违法的”,旁人问及,便提醒“知道太多可能不好”。面对家人,他谎称要去德国打工,“听起来高端些。”

郑洋应聘的博彩公司在马尼拉北部的一个城市,职位同样是网络推广。跟赵明不同,郑洋上手很快,也挣到了钱。

“早些时候,福建的老板会带不少老乡来做,做大了后开始面向全国招。”苏国京笑称,如今在福建的一些地方,几乎举村迁往菲律宾做博彩,当地姑娘出嫁时,都要打听一下男方是不是在菲律宾工作。

“精神摧残”与逃亡之路

2018年春节过后,攒不下钱的赵明再次动了博彩的念头。2月,他前往珍珠大厦4楼重操旧业。

跟此前的公司相比,这里有六七百人的规模,也意味着公司有更高的业务要求和更严的管理。

几个月里,赵明每天抱着三四台手机跟不同的人聊天,色诱、哄骗。赌博群里,同事们冒充着“大师”、“赌徒”、“赢家”,日夜炒群。对于输钱的客户,他们还会推荐一些贷款平台,让其借钱来赌。

这依旧让赵明反感,但是赌客们的投注金额,决定着赵明和同事们能否完成业绩拿到工资。他觉得这是一种“精神摧残”。

赵明曾亲眼看到一个赌客输光近三百万家产,这让他自责,开始用自己的方式偷偷“帮别人一把”。赵明说,有一次,他的一个女客户在平台上输了两万元,过意不去的他偷偷加了对方微信,告诉对方庄家操盘的内幕,劝她收手。“刚好那天赶上发工资,我就转了4000块钱给她。”

郑洋也有过类似经历。他称,有个女护士在自己线上下注2万块,没两天就都输了。后来的聊天中他得知对方的钱是借的,便给对方推荐了一个能赢钱的项目,帮她赢回了钱。

郑洋也不喜欢菲律宾的生活,但更大的压力则来自于对法律的恐惧。业绩越做越好,钱越挣越多,他对“被抓”的恐惧也就越深。“我知道这是违法的,随时可能会被抓。”

工作半年,赵明的业绩仍无起色,工资多半被扣;郑洋也不堪压力,开始谋划回国。

按照博彩公司的规定,员工未做满一年离职,就要支付上万元的赔款换回被扣的护照。跟很多“菠菜”类似,他们也只能私下补办护照,偷偷回国。

用赵明的话说,这等同于“逃命”。

郑洋听说过失败的下场。“之前有人逃走,人都上飞机了,还是被公司抓回来了。”他说,逃走的人偷拿了公司的资料被发现,带回来之后,被痛打了一顿。赵明也知道,博彩公司发现有人出逃后,会在各大博彩论坛和群里悬赏追踪,靠在当地的关系将其拦在菲律宾国内,一旦被抓,后果就不堪设想。

郑洋只好利用午休时间跑出公司,到20公里外的中国大使馆补办护照,然后即刻返回。赵明则直接收拾行李逃出公司,找一家华人宾馆住下,确认安全后前往大使馆。

这几乎成了“菠菜”们回国的必经之路。大使馆里,每天都有像他们一样的年轻而慌张的面孔。一名常年在大使馆托办签证的中介告诉记者,很多年轻的中国人来补办护照,看起来很着急,他们都会说护照被抢了,但其实都是被博彩公司扣下了。他最多的时候一天为18个“菠菜”办过护照。有时候,这些人担心安全,他还会给他们安排一家华人旅馆,三五个人搭伴,熬过回国前的那几天。

8月中旬的一天,赵明和何勇在中国大使馆相遇。拿到护照后,他们距脱离“菠菜”仅一步之遥。

(文中赵明、何勇、孙达、刘玉春均为化名)

新京报记者 李明 潘佳锟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回访 菲律宾马尼拉赌场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