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讯息讯息

如果评奖也是一种批评

2018年11月26日 10:17 | 作者:阎晶明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如果评奖也是一种批评,那么获奖评语是不是也需有高下之分,也该指出不足,而非一味堆砌好词?现在,我们习惯看到,不管是什么奖、谁主办、什么范围,凡有评奖都有评语,评语大都是夸赞有加,而且尽量写得诗意抒情,找不到作品还有哪些不足的地方。也是,既然给了奖,就应让获奖者兴高采烈,充满感激,又怎么能用找出毛病的口吻,加上指出不足的文字送给对方呢?这用意充满善意,符合共同认定的“职业伦理”。

可是,艺术作品有优劣,优秀作品也自有其局限、缺点、不足、遗憾,不可能十全十美。评委在评奖中坚持好中选优,有时也难免感觉到优秀不够或{"common":{"bdSnsKey":{},"bdText":"","bdMini":"2","bdMin奖评语能不能提一下作品尚还存在的不足呢?提了是不是就对创作者造成不悦甚至伤害呢?我看未必,大家都需要适应。

我说这话,是因为近期参加一次活动受到启发。近日,我有机会到延边,参加一个朝鲜族青年文学奖颁奖活动。据知,此次评奖活动得到当地宣传部门支持,由州作协主办。评奖结果分大奖及金银铜奖四等。颁奖前,由评委会主任,一位当地大学的文学教授以报告形式对获奖作品进行点评。让我意外的是,这位教授对获奖作品点评时,重点讲述作品的优点,以给出获奖理由,但也不时指出获奖作品的局限、不足。比如对唯一获得大奖的作品,报告指出:虽然其中有些模仿痕迹,但达到了文学治愈人类痛苦的目的。对另一部获铜奖的作品,又在给出获奖理由后谈到:但因作品设定的社会空间模糊,缺乏逼真细节,所以只能授予铜奖。对其他一些作品,也时有类似结论。我虽无法从专业上判断其准确度,但这种严谨的、求实的、认真的,同时也是对青年文学人才负责任的态度,真是让我对如此作评略感意外的同时,产生了一种真切的感动。而且评委们似乎并不打算拿出权威架势不容辩驳。在报告的结尾,用较长的文字指出,对艺术作品的理解评价不一定能完全一致,中国古代文论有“诗无达诂”说,这同朝鲜族的俗语“黄瓜倒着吃也是食客的选择”是相近的意思,本次文学奖的评审也是这样。说得真好!

由于影视的发达,网络的出现,对文艺作品的数量,人们喜欢用“海量”来形容其多。如何让读者、观众、网友从这些海量的作品中选择可以观赏阅读的作品,文艺批评、文艺评选、文艺评奖都是手段和渠道。各种排行榜、收视率、点击率、畅销榜,各种机构的、个人的“榜单”排列,各种宣介会、分享会、发布会,无不成为社会公众的选择依据。但人们根据这些进入欣赏后,又常常会发出失望的声音,甚至对所有之前获得的推荐信息,在准确性、可信度、认知度上提出批评和不满。人们现在对文艺批评中的只说好不说坏,只讲优点不指缺点诟病很多,对各种“榜单”的数据造假深恶痛绝。文艺评奖的规范、严肃、公正,让文艺评奖成为公众文艺欣赏的重要选择渠道,也有许多需要提升的地方。改变获奖作品评语的文风,增加更科学更符合实际的元素,不回避获奖作品存在的缺陷与不足,也应是题中应有之义吧。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编辑:杨岚

关键词:评奖 作品 批评 评语 指出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