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深·观察深·观察

鲍捷:在创业中创新

2019年05月10日 08:56 | 作者:孙琳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继续发扬五四精神,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不辜负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人寄予厚望。近年来,青年人秉持“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发挥各自专业力量,在创新创业大潮中正在勇往直前。而“青年千人计划”专家、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芯视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鲍捷正是其中之一。

1993年,《雾里看花》发行,歌词“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纷扰,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火遍大江南北,那时鲍捷10岁;2015年,作为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博士生导师,鲍捷在《自然》杂志发表论文《基于胶体量子点纳米材料的光谱仪》,向世人公布了一种基于胶体量子点纳米材料制作微型光谱仪的新方法,让这句歌词成真。

2010年,从布朗大学提前一年博士毕业,鲍捷来到麻省理工学院做博士后,并有了利用这种材料造光谱仪的想法。当时,很多研究胶体量子点的人,选择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快速取得成果,功成名就。但鲍捷拒绝“套路”,自己踩出了一条路,走得不急不躁,目的地是“颠覆”。

经过3年多的研究,他找到了一套办法,利用这些材料在非常宽的光谱范围颜色连续而精细可调的特点,制造出微型的光谱仪。同期的《自然》杂志还刊登了美国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科学家的专题评论文章,文章说“这种优雅地将纳米技术与数码相机影像传感器集成的方法克服了多种现有技术所面临的困难。”“将来,我们可能会看到微小的、高分辨率的量子点光谱仪在太空任务或家居智能传感器和物联网中被应用。”

2013年,答应清华大学前校长回国工作时,鲍捷便下定决心,希望用颠覆性创新的模式,助力成就“中国创造”。研究、发表论文从来不是他的最终目的,研以致用,将其产业化才是他工作的重心。“今天的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创业与创新,尤其是创业中的创新。”在鲍捷看来,“这包括对象创新,模式创新,技术创新,以及颠覆式创新。前三者打造了‘中国制造’的王牌,而下一个阶段,要用颠覆式创新吹响‘中国创造’的号角。”

怀揣着这样的志向,2016年,以研究成果为基础,鲍捷创立了芯视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谈及创业,在鲍捷看来,不止有创新,还应以质取胜,其核心正是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而他所理解的工匠精神,在今天,很大程度上体现为一种强迫精神——是抛弃那些无原则妥协的中庸,是对所追求事物的精益求精;是无视风口和浪尖,远离喧嚣和诱惑,是在寂寞、磨砺和斗争中愈挫愈勇;是一定要把高铁列车部件的手工打磨精度控制在50微米以内;是一定要把不合格率做到6sigma的百万分之3.4;是一定要把自主品牌做到世界第一无可替代。

“我们的产业升级需要国际上领先的技术,需要做国际上从来没有人做过的东西,还要做应用前景广阔的东西。我希望这样的技术能在中国生根发芽。”在新的时代,鲍捷希望与创业者一起,发扬五四精神,在天时、地利、人和的大环境下,甘于寂寞、精益求精,成就“中国创造”。

编辑:秦云

关键词:鲍捷 创业 创新 中国制造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