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沸点 沸点

“我”在吴哥古迹修文物:承担核心王宫遗址修复

2019年05月17日 07:13 | 来源:新京报
分享到: 

承担吴哥核心王宫遗址修复

世界诸国合力保护吴哥古迹数十年,仍有一个秘境无人触及——王宫遗址。

各国工作队此前的保护修复以寺庙为主,属于吴哥王朝的宗教断面。而王宫遗址反映的是王朝的生活断面,从未被深入地进行价值挖掘。

2018年1月,中柬签署协议,王宫遗址被正式交给中国工作队进行考古、修复、研究与展示。

“王宫遗址是吴哥文明的核心、都城的心脏,相当于紫禁城的地位,足见对中国的信任。”吴哥古迹中国工作队考古负责人王元林说。

摆在眼前的不仅是一份信任,也是保护吴哥古迹25年来,中国工作队遇到的最大的一次挑战。

难度在于对王宫的了解近乎空白,当他们再次去“求助”周达观时,发现他也没有进入过王宫。

周达观的记述中,离王宫最近的表述,不过是“其正室之瓦以铅为之”“屋颇壮观”“柱甚巨”“金窗”等外在描述。为何没有进入王宫内部?他解释:“防禁甚严,不可得而见也。”

点击进入下一页

茶胶寺二层台西北角及角楼修复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供图 图片来源:新京报

后代学者据此推测,周达观当时仅涉足外廷,朝觐时,国王不离禁宫,隔着金窗与使者相见。外人是决不允许进入禁宫内部的。

唯一的史书也没有详细记载,眼前的工作没有任何史料参考,连王宫的布局都不清楚。中国工作队首先要对王宫进行全面考古,弄清围墙、塔门、空中宫殿、水池等的状况。另外,据此前的考古结论,王宫不是一次建成的,而是建立在早期建筑的基础上,这也需要考古挖掘来证实。

王宫遗址修复项目预计将在年内启动,历时漫长的11年。但在古建修复领域,这并不算太长,比如故宫修缮一座乾隆花园,前后将历时近20年。

修文物是一个在废墟上重现历史、在断壁残垣中精雕细琢的过程。吴哥古迹每一次先于大规模修复工程之前的,总是安安静静的考古发掘。

中国工作队考古负责人王元林是吴哥古迹保护合作项目的元老。在茶胶寺正式动工修复前,王元林与同事先做了5年的考古发掘,基本弄清建筑、壕沟、道路等状况,填补了对茶胶寺认识的很多空白。

此前的研究结果认为,茶胶寺是未完成的寺庙,但依据并不充分。中国工作队首次发掘证实,其东神道南北方向共有13层台阶,壕沟则有16层,纠正了资料的不足,证明茶胶寺的原本设计应该比现状更加宏伟。

考古还对茶胶寺的一些细节有了新的认识,例如壕沟堆积方式、防渗防水处理技术,都是在吴哥古迹中的首次发现。在断代方面,出土的瓷器、陶器等文物经鉴定,分布在11世纪至15世纪之间,实证了茶胶寺被废弃于15世纪左右。

2018年是吴哥古迹保护国际行动25周年,当年12月,柬方政府向为保护吴哥古迹作出突出贡献的各国代表颁发勋章。因为在吴哥古迹考古中做出的贡献,王元林获柬埔寨王国骑士勋章,同获勋章的还有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的许言和顾军。

点击进入下一页

茶胶寺南外长厅修复前。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供图 图片来源:新京报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吴哥古迹 修文物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