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沸点 沸点

为父众筹女孩被发现炫富后坚称没错 网友:三观震碎

2019年06月18日 16:03 | 来源:北京日报
分享到: 

原标题:为父众筹者炫富被发现后坚称“没错”,社会善意岂容如此消费

近日,一篇“为父筹款看病”的曝光帖,传得沸沸扬扬。

为父众筹者炫富被发现后坚称“没错”,社会善意岂容如此消费

▲发起网络筹款页面

一个月前,萧山一姑娘替父亲在水滴筹发起20万元筹款,称父亲被确诊为胃癌,恳请好心人士爱心接力。随后,剧情反转:一则,从筹款页面的检查报告单来看,其父“并未确诊胃癌”。二则,这位姑娘不只一次在微博炫富,婆婆“开50万的车,穿上万元的貂”,老公为其“定跑车”,晒出的日常多是买买买,以及出国游。

一边微博炫富,一边众筹求助,这对比着实扎心。网友纷纷吐槽“三观震碎”“价值观扭曲”。而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面对质疑,这位姑娘竟然表示,其父自14年至今一直是病人,完全符合申请条件,自己一点错没有。虽然目前,她已把筹到的8457元退回平台,但这一事件引发的震动显然没有平息。

为父众筹者炫富被发现后坚称“没错”,社会善意岂容如此消费

▲该微博已被删除

平心而论,家人生病让人同情,8千多元也不算巨款,但这位姑娘的做法,实在令人心寒。父母生病、儿女扶助,这是不容推卸之责。如若自己真的无力承担,求助社会也无可厚非。可问题是,这位姑娘生活优渥,却夸大病情、积极卖惨,博同情、骗爱心,这恐怕不只是价值观问题,也不是单纯的道德问题。

众筹平台,本是为了让“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善意与温暖延伸得更远。但就目前来看,不乏有人将其当成了推卸自身责任的“甩锅”平台,甚至是赚钱牟利之法。有人一遇家人生病、不思自救,而是哭穷喊弱、发起筹款,以此维持自己的生活品质。更有甚者,本来没病却买来整套病例,编造信息、骗取钱财。诸如此类,显然严重背离众筹平台的美好初衷,极大消解着社会善意。当类似剧情屡屡上演,还会有多少人愿意再伸出援手?又会有多少确需救助者,会错失受助的机会?

为父众筹者炫富被发现后坚称“没错”,社会善意岂容如此消费

▲网友评论截图

众筹平台被恶意利用,不能忽视之因正是审核不严。作为众筹平台,也许是无法挡住有房有车、资产颇多者求助,但至少应该保证发布的信息属实,让捐助者不至于被蒙骗。但就目前来看,信息不实事件一起接一起,平台规则却未有明显改善。

前段时间,德云社相声演员吴鹤臣生病众筹,有房有车却被标记为“贫困户”,水滴筹回应:没资格审核发起人车产房产。此番,平台又称:在求助人提交材料进行初审之后,还需要经过熟人社交网络的监督验证、提现公示验证等环节,才能最终完成提现。“很大一部分需要大家共同的监督发挥作用”。

为父众筹者炫富被发现后坚称“没错”,社会善意岂容如此消费

“平台初审”“熟人社交网络的监督”“大家共同的监督”,听起来好像是比一句“没资格审核”要靠谱许多。可仔细一想,便会发现这套机制漏洞太多。借助于网络,众筹信息可被传递至千里之外,屏幕那边的人对求助者具体状况一无所知,所谓“熟人的认证”,也不过几个账号而已。更何况,从此次未确诊病例居然可以堂而皇之地发起筹款,不难推知平台初审效果几何。

任何一个社会,皆不可缺少善意与温暖。众筹平台初衷是好的,但当务之急是完善审核机制,以健全规则守护人们的爱心。比如,对于有无固定资产、家庭收入如何等关键信息,应该积极与相关部门寻求合作、以便核实,确保每一条发布信息的真实可靠。各方携手、为爱护航,社会温暖方能持续生长。

编辑:曾珂

关键词:为父众筹女孩被发现炫富后坚称没错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