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财·知道财·知道

追“云”记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党外委员视察贵州大数据产业的行与思

2019年07月16日 09:35 | 作者:崔吕萍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C20190716008-zx5

 

C20190716006-zx5 


C20190716004-zx5

 

C20190716001-zx5

 

C20190716002-zx5

 

2019年7月11日,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云在山中走,雨随路人行。在别的地方有“河长”,而在这里有“云长”,当然,此“云”非彼云,此“云”更大。

下午3点多,参观完被誉为“世界唯一”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的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党外委员视察团团员各自打着伞,边讨论边往高处停车场走去。

这一考察团由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高云龙任顾问,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林毅夫任团长,视察团团员既有来自经济委员会的,也有来自经济界别和工商联界别的,他们是分别来自民建、民革、民进等党派和无党派代表。这样的视察既是大家了解学习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的过程,更是党外委员凝聚共识的过程。

贴近视察团的队伍侧耳听,一个名字被委员们接连提起,这个名字叫南仁东。

“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五百年后看,云贵胜江南。”这是五百年前明朝谋士刘伯温所做的预言。或许真的一语成谶,今天身处大山深处,满眼是浓妆淡抹的绿,远处山顶薄云氤氲,撕扯出丝丝的白,如果不告诉你,这里是北纬25度29分、东经106度40分的贵州腹地,单看景致,你或许会以为,自己正走在杭州灵隐寺后山去往韬光寺的路上。

一路走一路听,地方的同志口中有个高频词汇,是“大窝凼(音同‘荡’)”。

“大窝凼”,其实是“天眼”的“乳名”;“天眼”也叫“FAST”;而“FAST”这个名字其实也是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的英文缩写;而缩写字母恰好赶上英文里的“快”,算是巧合。

资料显示,“天眼”由我国天文学家南仁东于1994年提出构想,历时22年建成,于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是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主导建设,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其综合性能是著名的射电望远镜阿雷西博的10倍。

2017年9月15日,南仁东走完人生最后一刻。但在“大窝凼”,你不仅随处可见他留下的足迹,更能看到一批建设者所铸就的奇迹之花。据当地同志介绍,“天眼”很多零部件都是工人们用双手安装调试的,有时,要拧动脸盆那么大的一颗螺丝,身强力壮的小伙子也会脑门儿冒汗。他们是真正的大国工匠。

现在,在黔南州平塘县,你可以随便拉住一个村里人问问,“天眼”是干什么用的?他十有八九能跟你就电磁波、暗物质话题聊上一会儿。但在当年,暗物质概念距离这里的村民,就像从贵州去“爪哇国”那么远。而弥合这段距离,背后不仅有南仁东的坚守,更有众多地方上干部的不忘初心。

脚步越放越慢,虽然打着伞,但林毅夫的衬衫还是被雨水打湿了。他显然还想问地方上的同志一些问题,全国政协委员、陕西大数据集团总裁王茜恰好也在旁边,因此也凑过来听,他们成为走在“涉水”团队最后的一拨人。

“当年为了‘天眼’而搬离这里到镇上居住的农民,孩子上学方便吗?农民到镇里居住,就业的事怎么办?”林毅夫声音不大,但问得很细。地方的同志显然很了解情况:“过去孩子们上学要走很多路,搬到镇上,离家500米就有学校;给这些农民安顿住房时,我们特别设计在他们房子的一层开两个门面房,他们可以搞些小生意,打心眼儿里,他们非常支持‘天眼’,也以其为傲……”

离答案越近,越羡慕贵州同行

在来“天眼”之前,视察组已经马不停蹄地走访了7家与大数据相关的平台或企业。7月9日下午,也就是视察组到达贵州的第一天下午,省里领导与相关部门的同志向视察组介绍了贵州省发展大数据产业的渊源和当前发展中的一些思考。

在为贵州发展大数据所取得成绩感到振奋的同时,委员们从自己关注的角度出发,有针对性地提了一些问题。

比如,大数据为什么称之为大?贵州发展大数据,凭什么?

比如,大数据是真实的,但真实的数据是否能成为决策依据?

再比如,大数据怎么和别的产业融合,光有不用,大数据是不是也会成为垃圾?

……

有问题,就得找答案,但找答案的过程并非一路坦途。

“谁有创可贴?!”7月10日上午,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展示中心,听完贵州省政协委员、省大数据局副局长景亚萍围绕大数据在多领域发挥作用的介绍,考察团要上二楼继续走访之际,考察团团员、全国政协委员王茜因太过专注忽略了台阶,被绊了一跤,手背蹭出了血。

在这之前,为了清晰地拍摄景亚萍委员准备的演示屏,近半小时里,穿着高跟鞋的王茜没有坐到座位上,而是一直站在听众席最后,端着手机。

为什么如此专注?地方上的同志递给王茜一个创可贴,她一边贴一边说:“早年间,他们向我们取经。现在,我们很羡慕贵州的同行,也在寻找合作的途径。”

“良好的政治环境是贵州推动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坚实基础。这也让当地形成了大数据文化。据说连出租车司机都知道大数据,也深信大数据的能力。”视察回来的车上,王茜和本报记者继续聊刚才的话题。

“我了解了一下,我们看过的大数据安全中心,一期就投资了28亿元,投资很大,但贵州同行的目标是将大数据安全培训、攻防、检测这个巨大的产业做起来,我觉得这一过程中形成的经验是可以复制到省外的。互联网最大的优势是没有地理壁垒,建在贵州就可以辐射全国。当然,关键要思考的是否能将技术做到最领先状态。”视察团所到之处,王茜就把关注点延伸下去。

当前,贵州有三大任务,一是发展大数据产业,二是搞好生态环保,三是打赢脱贫攻坚战。一路走一路看,明确任务凝心聚力,是贵州这几年之所以能够取得快速发展的密钥。

“贵州省一个特别值得肯定的做法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大数据产业,并全力支持其发展,使它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现在的目标是从有到优。集中地方市场培育地方产业,其实并不容易。因为各个部门都有利益,但政府有魄力管控财政水龙头,把各个部门伸向同一方向的小触角合并起来,变成统一一个业务出口,这不仅有利于统一标准,吸引外部企业进驻,还有利于合作打造大数据产业链。”而在王茜看来,产业链夯实不仅带来经济效益,更能实现数据多跑路、百姓少跑腿,最终受益者,还是百姓。

当然,承载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平台也将面临不小的压力,“别人可以做不好,但这样的平台不能掉链子。我希望和他们合作,可以建两地人才培养中心,实现创新大脑异地化。”一路颠簸,视察团的大巴车终于伴着贵阳市区的下班晚高峰回到驻地,但王茜委员谈论感受的兴致依旧较高。

“湘江”遇“香江”

如果只听发音,视察团里有两位团员很容易让人误以为是同事。他们一位是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常委、上海湘江实业公司董事长马国湘,另一位是全国政协委员、香江集团总裁翟美卿。

当“湘江”遇“香江”,我们发现,他们还真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他们都是实业起家;再比如,他们都是传统产业中的佼佼者。

而当“湘江”、“香江”同时遇上了大数据,这或许注定是一次奇妙之旅。

去年6月,在中共蚌埠市委宣传部主办的“中国诗歌万里行走进蚌埠”创作采风活动上,中国著名诗人舒洁在发言一开始就谈到:“马国湘先生历时20多年,在全国各地抢救保护、修复重建了的450栋古民宅,这样的善举让我很感动。我觉得这本身就是诗歌。”

马国湘是个什么样的人?由于他是从上海前往贵州的,所以这个问号在本报记者脑海里存了一段时间。而真见到马国湘,他的普通、毫无符号感又令人诧异,这样一个人,除了拿出真金白银保护老房子外,还专门拿出这么多天的时间来接触大数据这个新产业,为什么?

“我们抢救保护、集中复建的古民居,多以明清建筑为主。这些古民居的雕梁画栋多以木雕、石雕和砖雕为主,不仅非常精美,而且带有很多民间传说和故事,可谓是宝贵的文化遗产。但它们本身很脆弱,面对现代化和商品化的冲击,很多古建筑濒临消失,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面临着很大的挑战。这些年,国家对文化遗产保护非常重视,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信息技术手段使文化遗产数字化,让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迎来了春天,这对文化发展繁荣,促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由于身心俱在其中,面对本报记者的采访邀约,马国湘侃侃而谈。

古民居的修复、复建以及维护、养护,其实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保护利用、环境、力学等多个交叉学科。因此,马国湘和他的团队已经逐渐从被动修复转向了预防性保护,这当然得益于来自大数据的分析和预判。

“我们同时在做的一件事,是通过调控环境,延长古民居的‘寿命’。我们利用现代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及高清摄影技术,以古民居为对象,采集获取精细三维数据及纹理数据,对历史资料信息留存、保护修复方案设计与施工、科学研究及监测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在古民居逐渐‘衰老’时,用高科技定格了它的‘容颜’。”在马国湘眼中,民居是有生命力的。

“未来,我们也计划采用高科技应用让这些老房子‘活’起来,建设一些‘老房子’数字体验厅,运用曲面投影、全息投影、AR、VR等方式展示‘老房子的故事和精彩演出’等,给观众身临其境的参观体验,讲好中国故事。同时,站在显示屏前就可以欣赏大量老房子,坐在家里也可以查阅老房子图文资料,这是‘文化+大数据智能化’给广大人民带来的实实在在的便利。”谈到这儿,马国湘眼里放光。

广东女企业家翟美卿人如其名,但如果不是在视察回来的大巴车上和她挤在一排座位上聊了一会儿,本报记者可能很难知道,网上对她的报道集中在房地产和家居业,其实很有局限性。

“各个产业都是可以和大数据结合,以此提升产业发展水平,这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现在,我们做什么都在考虑与大数据发生联系。比如我在思考做大数据+健康产业,大数据+教育。我也在做工业,比如我已经做了十几年的氧化铝生意。金融我也在做,我们有证券公司,下一步要往财富管理方面发展。昨天的视察中,我看了一家做工业互联网的企业,我想回广东之后,要让我公司的人来找找他,他们做了很多工业管理软件,有些企业愿意把数据放在云端之上。我就想,回去之后,我们的工厂也可以用这些管理软件,精细化我们的生产管理流程。”一路上,本报记者发现翟美卿一直在听,问得不多。没想到她一开口就是个内行人。

“忘了说,我们自己也有个双创园区,去年我们集结了10亿元资金,其中政府出资15%,其余资金我们募资。这些资金投资的都是人工智能企业。另外我们和微软合作,我们园区的人都可以免费来用这个大数据平台,我也可以通过这些数据反映出来的企业发展情况,对这些企业进行定向扶持。”翟美卿说完微微一笑。

采访完上面两位,本报记者一个最大的感受是,无论“湘江”“香江”,都是真人不露相!

风云可测,道路有感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定风波》里的东坡式从容抚慰过很多人,但如果这风雨不只一蓑,且正快马加鞭和你朝着同一目的地前行,你是否希望天气预报更精准地帮自己找条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路?

视察团团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气象服务首席朱定真很感慨———某次台风过境海南,他们72小时前就掌握到了台风的行径,也做出了预报,但依旧有很多人因台风滞留。“事后我就想,能不能大家把掌握的数据整合整合?如果中国气象局能够整合更多的数据,我们就可以提前72小时告诉旅行社,你们这条线路很可能落地就赶上台风,我们也可以提示那些因重要活动要来中国的外国朋友,你所在的城市在活动期间天气和你所在国家地区天气的差异,这样,大数据与气象预报就会形成1+1〉2的效果。”为此,朱定真从2018年全国两会就开始呼吁,利用社会大数据提高灾害预警能力,也曾建议相关部委在打通数据孤岛方面再进一步,但一个回复是很多公共数据目前掌握在企业手中,政府征调还存在难题。

“来贵州后我也在思考,我们是否可以出台大数据资源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如果企业手中有可用于公益,特别是防灾减灾预警服务的数据,我认为应该规定这部分数据,企业有义务和政府共享。”朱定真笃定这一点。

“我来自交通业,我觉得大数据在提升交通管理水平方面大有作为,目前我国公路基础设施完善的网络已形成,未来的任务是补短板,提升服务水平和效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运用将对传统的规划及投资决策方法产生革命性的影响,使我们的投资方向和强度更精准,投入产出率更高。视察团团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公路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咨询(原总经理)李志军不断寻找着大数据发展与中国公路之间的结合点。

在李志军看来,贵州大数据发展令人羡慕的就是在打破数据孤岛方面做了有益尝试。“建议有关部门及时总结现阶段大数据行业发展中的经验和存在问题,思考数据是谁的、能不能用和怎么用等问题。做好顶层设计。”李志军表示。

两位金融“咖”的思考

“以前也来过贵州,都是‘走马观花’,这次是‘下马观花’,感觉很好。贵州用大数据存储‘小球’推动大数据产业这个‘大球’往前跑。”视察团团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证监会信息中心主任张野是个技术控,来贵州的飞机上,他还给随团工作人员做了很多数据知识的科普,一个重要的观点是,不要把大数据和一般的信息化产业混淆。大数据是相对小数据的,这一对比被提出后,人们开始围绕数据算法和算力来思考如何解决现实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可以说,大数据技术是对传统信息产业的催化剂、添加剂。

而在视察间隙,张野告诉本报记者,大数据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指导人们基于更多的数据、从更丰富的维度、更广阔的视角去观察和认识世界,由“管中窥豹”的局部性思维转变为“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总体性思维,通过跨越时间、空间的多源交叉匹配验证,为人类更完备地获取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寻找事物之间隐藏的关联及其逻辑、识别隐蔽的异常及其背后的动机或诱因、最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洞察世界和提升认知提供了可能。但在对大数据的认识上要谨防一些误区。

“事实上,数据大不等于大数据。大数据应该至少同时具备以下两个要件:足够大的数据量以及足够丰富的维度。如果仅仅是数据大而维度少,则往往只能看到冰山之一角,得到软结论;如果维度多但数据小,就容易误将局部规律作为整体规律,造成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显然,技术派张野的思考仍在继续。

相比之下,视察团团员、全国政协委员、中央财大金融学院教授贺强的思考更像是为一个问题找答案,那就是如何利用大数据防控金融风险。“这些年,我一直研究大数据云计算和金融信息安全。这次来贵州,我对大数据的理解有了更立体和感性的认识,贵州以大数据为突破口产生了后发优势。抓住大数据,适应了转方式调结构,经济转型走在了前面。实际上,10年前有人就强调大数据是未来的石油,需要高度重视。”未来,贺强期待,在数据共享的基础上,金融业既能做好风险防控,也能切实为实体经济做好服务。

“贵州大数据产业可以为其他省市提供样本”,“没有想到贵州在大数据分析和使用方面已经做了这么多探索”,“这次来交了朋友、学到了不少东西”……视察是辛苦的,但在贵州追“云”的日子中,视察团团员们有收获,有思考,更多的是汇聚了共识。“希望再有这样的学习机会,还能叫上我们!”离别之际,委员们纷纷表达了这样的意思。

编辑:秦云

关键词:贵州大数据产业 党外委员 全国政协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投资建议。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