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生态中国>聚焦 聚焦

“绿色崛起”:武隆这样践行“两山”基地建设

2019年10月28日 17:36 | 作者:张蕃 | 来源:光明网
分享到: 

2018年12月,生态环境部命名16个地区为第二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重庆市武隆区名列其中——

武隆区地处重庆东南部乌江下游,幅员面积2901平方公里,是重庆中心圈和东南翼的连接点,也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Y”字形大通道的联结点,境内生活有汉、苗、土家、仡佬等13个民族,常住人口41万。

  

 乌江风光

乌江风光


生态资源优向“旅游+扶贫”模式的积极转化

武隆区生态资源丰富,全区林地面积33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4%;拥有乌江等大小河流199条,集大娄山脉之雄、武陵风光之秀、乌江画廊之幽于一体,有可开发景点260余处,被誉为“世界喀斯特生态博物馆”,同时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三块金字招牌。

  

 仙女山旅游度假区秋色

仙女山旅游度假区秋色

依托优越的生态环境,武隆区以建设山水相映、层次分明、人文荟萃的特色山水城市为目标,推动“旅游带动、产城互动、城景联动”的产城景融合发展。2018年,武隆区接待游客3200万人次、综合收入150亿元,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乡村旅游接待890万人次、收入17亿元。

武隆区政府副区长刘高永在采访中表示,武隆区依托绿水青山的资源优势,积极促进“旅游+扶贫”模式,助推渝东南贫困区脱贫攻坚工作,全区3.1万农户、近7万农民靠旅游吃饭,全区旅游直接间接带动相关产业从业者在10万人。

今年,武隆区新开白马天尺缘景区、懒坝大地艺术、后坪天尺苗寨等优质景区、景点4个,不仅做到了将当地原住民就地转化安置、参与旅游产业致富,甚至吸引外出打工人员回乡加入旅游产业。据悉,新开景点前三季度累积接待游客约2784.8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18.6亿元。

从“靠山吃山”探索出“绿色崛起”道路

近年来,武隆区深学笃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思想,通过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打造出一条由“靠山吃山”到“绿色崛起”的道路——

基于自身地质特色,武隆区培育了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成功打造全国知名高山蔬菜基地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市重点草食牲畜基地、优质伏淡季水果基地、冷水鱼基地和高山茶叶基地等。


位于筏子村的火炉镇仙女脆桃产业技术协会

位于筏子村的火炉镇仙女脆桃产业技术协会

以武隆区火炉镇为例,境内筏子、云峰、关桥等9个村,种植脆桃面积11000余亩,所产“火炉仙女脆桃”具有“一红二大、三脆四甜、五离核六丰产”的突出特点,已打出自己的品种声誉;依靠花期和果期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赏桃花、摘脆桃,也成为农户增收的一大支柱产业。收入可观了,火炉镇越来越多的外出务工人员选择了回到家乡种植脆桃。

除了“火炉脆桃”,武隆已初步形成以高山蔬菜、茶叶为主的“2+6+N”山地特色效益农业体系,包装推出“羊角豆干”“仙女红茶”“土坎苕粉”等全国知名品牌产品。同时,各乡镇结合自身优势和特色,通过举办“蔬菜节”、“西瓜节”等农旅特色活动,年均接待游客上百万人次,带动红火了双河木根、土地犀牛寨等一大批乡村旅游示范点。

交上一份“两山”基地建设的武隆答卷

“大山大川是重庆的特色,是重庆独有资源,更是重庆人民生存发展的命脉,要成为山清水秀美丽之地,既要保护、又要建设。”武隆区政府副区长刘高永在采访中谈道。

武隆区天尺坪茶海

武隆区天尺坪茶海

在“两山”基地建设中,武隆区拿出坚定的行动,严格实施生态保护,坚持“不搞大开发,共抓大保护”,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将生态环境指标纳入政绩考核,严厉打击各种生态违法行为,开展最坚决的生态治理;推进最优化的生态建设,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实施国土绿化行动和生态修复工程;深入实施蓝天、碧水、宁静、绿地、田园 “五大行动”,使武隆的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新鲜!

在积极探索下,武隆已经走出了一条使绿水青山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共同彰显的道路。相信在不久后,通过构建标准化的创建体系,武隆的探索最终可以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两山”转化模式,示范引领全市乃至全国生态文明建设。

来源:光明网 记者:张蕃


编辑:张佳琪

关键词: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