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财·知道财·知道

北京石景山区经济发展推进大会签约503亿元项目 “2+N”政策推动构筑“高精尖”产业体系

2020年06月08日 11:11 | 作者:贾宁 赵昂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6月8日电 记者 贾宁 通讯员赵昂)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全国“两会”各项要求,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6月8日上午,北京石景山区隆重召开经济发展推进大会,总结疫情防控工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表彰地区纳税“百强”和在抗击疫情过程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为10位市级以上人才工程入选者发放“景贤卡”,与有关企业签署50个新引进项目,涉及重大项目、招商引资、产业平台及首钢园区建设等,总投资达到503亿元。在会后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石景山区发布由2项指导性政策和四大类20余项产业发展政策组成的“2+N”政策体系,明确全区未来“高精尖”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培育的人才类别,对全区已有的优化营商环境系列政策措施进行完善和升级。

1


石景山区自古就是京西历史文化重镇和扼守京西交通要塞,被誉为首都城市西大门。2005年,为保障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首钢搬迁调整的重大决定,石景山区率先开始疏解非首都功能,走上了由传统重工业区向现代化高端绿色之城的转型之路。历经十多年艰辛转型,石景山区打了一个“翻身仗”,二、三产比例实现了7∶3到2∶8的反转,进入到高端绿色发展的历史新阶段。

2


北京新版城市总体规划发布实施,石景山区被确定为中心城区。石景山区紧扣“高水平建设好首都城市西大门”和“一枝独秀”的工作要求,牢牢把握北京新版城市总体规划赋予的“建设国家级产业转型发展示范区、绿色低碳的首都西部综合服务区、山水文化融合的生态宜居示范区”功能定位,紧紧抓住北京举办冬奥会冬残奥会和打造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重大历史机遇,高水平建设好首都城市西大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系列新成绩。上个月,石景山区因在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和促进社会投资健康发展三项工作中成效显著,获得国务院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城市表彰,这是石景山第三次获此殊荣,也是今年调整评审规则后唯一一家连续获批的城市,更是在同一年度唯一获得国务院三项表彰奖励的地区。

3


抗击疫情——政企携手“化危为机”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按照中央决策部署、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政府与企业携手并肩,主动“化危为机”,努力减少疫情造成的经济损失和冲击影响,经济社会运行秩序加快恢复是经济总体平稳。

石景山区第一时间出台“石惠16条”,制定“石新9条”,从疫情防控、财政税收、金融社保、用工房租等方面推出综合服务包,精准帮扶企业纾困解难,全力推动企业稳妥有序复工复产。截至5月底,全区累计为企业减免房租7500万元,提前兑现企业专项支持资金7500万元,缓缴社保8.81亿元,支持企业融资49亿元,实施“一企一策”措施190项。通过真金白银的支持和真心实意的服务,为企业筑起挡风避险的堤坝,做好“雪中送炭”这篇文章。

企业是创造财富、创新创业的重要载体,是推动发展、激活民生的核心力量。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一些企业加快数字化布局、拓展网上经营,顺势而为、化危为机,实现逆势增长,彰显科技的硬核力量,驻区企业研发的智能机器人、移动式医疗废物处置方舱等70余项新技术新产品应用于防疫一线,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疫情初期的“保价格、保质量、保供应”行动中,石景山区驻区企业物美率先承诺,率先行动,克服成本上涨压力,做到产品不涨价甚至低于进价销售,确保民生商品供应充足。公司与多家大型集团等签署了总金额达15亿元的战略合作协议,确保疫情期间首都市民生活必需品价格不涨、质量不降、供应不断;积极打通供应链,昼夜不停地从云南、广西、福建、山东、河北等多省市蔬菜基地向北京调运蔬菜,工作人员24小时轮班在岗在位,所有门店不间断运输。开创末端配送新模式,在全国设立了6200多个社区“抗疫提货站”,有效缓解封闭小区、边远小区购物难,避免人流集中交叉感染的风险,用实际行动书写民企的责任担当。

目前,全区商务楼宇、规上工地、规上工业企业、规上超市全面复工,复工复产综合指数86.28,全市排名第4,复工复产形势持续向好,全区经济社会发展逐步回到正常轨道。6月6日,“爱尚(I SHOP)石景山”消费季活动正式启动,活动以“京彩”“京券”“京品”“京韵”“京味”“京炫”六大板块活动为主体,持续到十一黄金周,通过线上线下全场景布局、全业态联动、全渠道共振,打造具有鲜明石景山区特色消费活动。为鼓励、支持在促消费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发展,石景山区还率先在全市出台了促消费奖励办法,不仅对社零额增幅排名靠前的商业企业给予奖励,还在大力宣传促消费活动、举办大型商业活动、带动区域消费增长等方面对企业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

据统计,今年前四个月,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和建安投资同比分别增长24.1%和10.5%,增速均列城六区第一,1-5月预计分别完成130.5亿元、37亿元,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0.8亿元,达到年初预算47.6%;城镇登记失业率1.84%,低于年度目标近1个百分点。


500亿元项目落地——构建高精尖产业结构

在本次大会上,石景山区与有关企业签署重大项目引进、招商引资项目、产业平台建设和首钢园区重点项目50个,签约金额500多亿元,首金国际中心、工业互联网平台工程实训基地、北京博士后成果转化基地、首钢园国际人才社区万豪行政公寓、源宿项目等一批项目、平台落地,为石景山区完善“高精尖”产业结构注入了动力。

近年来,石景山区全力构建以现代金融为主导,以科技服务、数字创意、新一代信息技术为特色,以商务服务为支撑的“1+3+1”高精尖产业体系,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石景山区牢牢把握国务院真抓实干成效明显通报表彰,北京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京西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和国家级金融产业示范区获批机遇,加快发展“1+3+1”高精尖产业。现代金融业快速发展,全年收入占高精尖产业收入近一半,成功举办两届中国银行保险业国际高峰论坛,金融领域影响力不断提升,目前,全区正在抢抓机遇,全力打造国家级金融创新示范区;科技服务业稳步推进,设立5000万元“科技创新”专项资金,推动自动驾驶服务示范区等21个应用场景建设;数字创意产业优势突出,动漫游戏、媒体融合等优势产业快速发展,设立6000万元产业专项资金,打造“网络游戏之都向西看”区域名片;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加速培育,发布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规划,推进工业互联网、虚拟现实、5G等新基建布局,与中关村管委会、中关村发展集团共同建设创新服务体系,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商务服务业加快发展,出台促进消费升级三年行动计划,创建全市首个生活性服务业示范区,成为全国首批家政服务业“领跑者”行动试点城市。

本次签约项目中,北京重型电机厂将投资3.7亿元,利用腾退的空间打造这个占地面积约26万平方米的北重产业园,这个成立于1958年的老工厂将蜕变为现代化的文创产业园区。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作为国家IMT-2020(5G)推进组组长单位,主持5G技术研发试验,在行业发展的重大战略、规划、政策、标准和测试认证等方面发挥了有力支撑作用,为我国通信业跨越式发展和信息技术产业创新壮大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本次大会上,公司与石景山区签署产业平台建设合作意向,在工业互联网、虚拟现实、5G等多领域进行全方位交流与合作。

北方工业大学科技园是石景山区与驻区高校合作打造的产品平台,平台将充分利用学校的科技优势,推动校内科技资源共享,发挥该校在京西地区的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以创业带动创新,有效激发区域创新潜能和创业活力,提高学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服务首都经济建设的能力。

位于首钢园区的保税仓库项目也是本次签约的重点项目,将在首钢园南区建设总建面2634平方米的北京首个体育特色公用型保税仓库。除了基本的仓储功能,保税仓库未来还将用作冬季体育用品和高端装备器材保税展示交易试点,支持经营体育类保税物品的企业常年开展展示、体验、展销、交易。据悉,该项目的落地为首钢园开展跨境电商、发展体育贸易、助推体育+产业、吸引国际资源、加速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区建设奠定了基础。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不仅可以在这里看到体育产品展览,现场近距离体验并购买零差价的进口商品,还能在园区内的滑雪大跳台、极限公园、冰球馆等体育场景中,实现“现买现用”,享受“新零售”消费模式带来的便捷。

未来,结合“高精尖”产业发展要求,石景山区将积极推动产业用地方式改革,为高精尖产业落地提供有效的土地空间资源保障。明确产业项目土地准入标准,用地企业要符合本区高精尖产业方向,满足单位建筑面积年收入不低于6亿元/万平方米/年,或对区级财政的贡献不低于1200万元/万平方米/年;全面推行“弹性供地”等产业用地供应方式,针对开发企业或用地企业,采用不同的供地方式;实行产业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推行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实现对高精尖产业用地项目从准入、监管、考核到退出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在促进现代金融产业方面,石景山区将把拓展企业融资渠道、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作为落脚点,加快推动北京银行保险产业园建设,设立8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现代金融产业集聚、创新发展、人才队伍建设等;全面激发金融供给能力,注重鼓励天使投资、创业投资、股权投资机构投资本区企业,通过贴息、代偿补偿等方式引导金融机构为本区企业提供金融服务,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探索产业资金支持手段,积极设立产业发展母基金、工业互联网产业专项基金、文化产业相关基金等,加强重大产业招商项目、科技研发项目、高精尖产业项目等直接投资支持,加强产业扶持;支持企业直接融资,鼓励本区企业在境内主板、创业板、中小板、科创板、新三板以及境外主要交易所上市,其中境内A股成功上市的,最高可获得市区两级补贴900万,补贴力度位居全市前列。

围绕应用场景、新基建、文化产业,石景山区将重点支持智慧城市、5G示范、智能装备、智慧政务、智慧社区、智慧医疗场景和智慧教育等场景应用项目,最高奖励200万,为新技术新产品提供转化空间;在新基建领域,每年安排3000万重点支持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新基建建设和应用重点项目,最高奖励500万,构筑未来发展战略新优势;在文化产业领域,设立两个3000万资金,支持企业开发新型文化资源、培育品牌、扩大市场、“走出去”等具有带动性与示范性的项目,最高奖励200万。


“一轴四园”——将释放出千万平米高端载体

栽好梧桐树、引来金凤凰。本次大会上,石景山区出台楼宇经济支持办法,将楼宇经济打造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引擎。首先,全面提升本区楼宇空间承载能力,针对老旧厂房腾退再利用、低效闲置空间改造升级、增量空间新建等给予差异化支持,最高支持500万,增强优质载体供给,提升楼宇硬件载体形象;其次,大力支持高效特色楼宇发展,对高产出、高成长以及特色楼宇和统一经营等楼宇提出奖励条款,如对通过自主引进实现楼宇经济产出大幅增长的,最高奖励1000万;再者,推动楼宇集中运营、集中招商,对通过并购、租赁等各类方式统一经营管理的楼宇给予奖励,最高奖励200万,并支持各类专业招商平台、中介机构帮助楼宇招商,针对招入符合条件的企业,按照区级贡献的5%给予中介机构连续三年支持。

“十四五”时期,将是石景山城市转型发展、产业提质升级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产业资源必将成为众多优质企业关注的焦点,为此,在产业空间布局方面,石景山区正重点打造“一轴四园”高端产业集聚发展格局,长安金轴、首钢园、银保园、中关村石景山园、文创园释放出千万平米的高端载体,为产业落地、企业入驻提供广阔空间。

目前,石景山区“长安金轴”建设高品质提升,集聚光大卡中心、华夏卡中心等现代金融机构200余家,京西商务中心入驻企业400余家;北京银行保险产业园加快建设,54万平方米载体建成交用,集聚中国保信等各类金融机构30余家;中关村石景山园创新引领作用持续发挥,地均产出率、劳均产出率均排在中关村“一区十六园”前列,荣获“中关村创新发展40年杰出贡献奖”;新首钢园区规划建设稳步实施,狠抓27项重点任务和69个重大项目落实落地。东南区22个地块入市,剩余6个地块即将入市,南区控规基本稳定;文创园建设加快推进,1919京西影视文创园、北重科技文创园试点项目抓紧谋划,创业公社、郎园Park、首钢园,正在着力打造文创科技融合发展的特色产业园区。


“2+N”政策——打造最具竞争力的营商环境

随着发展进入新时代,企业的关注度已经从资源、政策,转变为环境、服务,更看重的是创新创业生态、营商环境优势,是人才资源的容纳、真诚周到的服务。为此,石景山区着力构建“集成式”政策体系,发布了“2+N”政策,继续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N”政策是指2项指导性政策和N项促进产业发展具体政策的组合。2项指导性政策明确“发展什么”“靠谁发展”的问题,分别是:1项产业定位政策,明确了本区高精尖产业主要方向;1项人才工作指导意见,确定了本区重点培育的人才类别,全面实施石景山区吸引和鼓励高层次人才创业和工作计划,努力引进培养一批与世界一流的“人才之都”目标相吻合、与石景山区产业结构相契合、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融合的人才和人才团队,大力培育服务于现代金融、科技服务、数字创意、新一代信息技术、商务服务等高精尖产业发展的顶尖人才、行业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通过集聚人才优势推动石景山高质量发展。N项产业发展政策解决“如何推动发展”的问题,目前包括园区建设、行业培育、企业集聚以及要素资源等四大类22项。其中,园区建设政策3项,包括中关村石景山园、北京银行保险产业园、中关村虚拟现实产业园等专项政策;行业培育政策6项,涵盖数字创意、新一代信息技术和高端商务服务等我区重点发展的“高精尖”产业,以及以体育为代表的细分产业;企业集聚政策5项,涵盖营商环境优化、企业全生命周期支持和促进楼宇高质量发展等;要素资源政策8项,涵盖产业用地、人才发展、企业融资、技术创新等。

政策支持的重点主要体现在一是支持对象点面兼顾。涵盖了现代金融、科技服务、数字创意、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商务服务等重点发展的“1+3+1”高精尖产业领域,紧扣前沿行业发展,重点围绕人才、土地、资金、技术、知识产权等产业发展关键要素给予专项支持,同时,围绕初创企业、高速发展企业到成熟企业全生命周期,从注册落地、实地办公、上市融资、市场拓展、科技研发、国际化等方面给予全面支持。此外,支持角度普惠实惠。发布招商引资支持办法,形成覆盖全区的普惠性、兜底性招商引资政策;企业科技创新政策,在注重对创新突出、区级贡献大的企业倾斜性支持的同时,更加注重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研发投入补贴、科技服务平台等财政资助;支持企业应对疫情,加强中小企业的普惠性支持,全面降低企业租房、融资、用工等成本,并搭建平台做好资源链接,建立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常态化扶持机制。


“景贤计划”——为高端产业“定制”人才

产业发展,人才是支撑。在石景山区发布的“2+N”政策体系中,人才政策被提升到与产业发展方向并重的高度,通过确定未来本区重点培育的人才类别,实现集聚人才优势推动高精尖产业聚集和高质量发展。

为此,石景山区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石景山区人才工作的意见》,对标国际一流城市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着力集聚和培育各类优秀人才,扩大人才规模,优化人才结构,实现人才发展与地区经济社会建设发展的深度融合。通过深化改革创新,建立健全人才管理机制、政策支持机制、平台培育机制、人才使用机制和服务保障机制,全面实施石景山区吸引和鼓励高层次人才创业和工作计划,努力引进培养一批与世界一流的“人才之都”目标相吻合、与石景山区产业结构相契合、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融合的人才和人才团队,优化区域人才发展生态环境,打造更具吸引力、更具竞争力、更具创造力、更具影响力、更具活力的京西人才高地。

为此,全区将发布紧缺急需人才目录,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的人才需求,定期发布岗位类别、岗位名称、岗位要求、紧缺程度、薪酬范围以及行业单位等有关信息,集中引进一批产业领军人才和专业学科带头人。加大优秀毕业生引进力度。设立引才伯乐奖,发挥用人单位、高校、科研院所、中介服务机构、引才大使推荐引才的作用,畅通国际化、市场化引才途径,增强引才效果。对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的单位或机构,按照引才数量和质量进行评估,效果突出的给予奖励支持。

石景山区还配套发布了吸引和鼓励高层次人才创业和工作的“景贤计划”,聚焦“一轴四园”等功能区发展需求,发挥海外院士专家北京工作站、新首钢国际人才社区、北京博士后成果转化基地等人才基地的集聚作用,为石景山区引进和培养一批海内外高层次人才。设立每年5000万元“景贤计划”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用于高层次人才和引才机构的专项奖励,支持人才发展、培养、交流平台建设等事项。为经认定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颁发“景贤卡”,本次大会上,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等十名国内外一流人才获得石景山区颁发的首批“景贤卡”。持卡人员可享受企业注册、高新技术认定、科技项目申报、人才政策咨询、社会保险办理等便捷政务服务及系列配套服务。

在税收奖励方面,目前,石景山区在全市率先提出突出贡献大的企业高管、科技人才可享人才奖励,大力营造“类海外”发展环境,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在住房等方面,中关村石景山园推出了《完善园区人才住房配套的暂行办法》,统筹社会房源纳入人才公租房保障体系,以企业区财政贡献额作为获得人才公租房指标的主要依据,满足“1+3+1”高精尖产业人才住房需求,在供给方式上,除提供政府建设、运营的实物配租房源外,提出企业人才还可以直接租赁社会房源,破解了房源供给不足的问题;房源分配也更加灵活,将区内统筹的人才住房房源分配权交给了企业,提高了企业对于政策运用的自主性和灵活性。

编辑:董雨吉

关键词:产业 企业 发展 石景山区 政策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投资建议。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