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集·言论集·言论

牛文丽:在一本书里坦诚交出自己

2020年07月03日 10:46 | 作者:牛文丽 | 来源:河南日报
分享到: 

作者:牛文丽

《熟悉的陌生人》一文是一篇2000多字的随笔,又是《熟悉的陌生人》一书(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书名,如果把其中的一句话“经验的‘熟悉’和文学的‘陌生’(缺失)”比作是一扇窗口,透过此语看该书全貌,则字字珠玑,真切坦诚,充满智慧。

全书分为五辑,“读与评”“讲与说”“问与答”“序与跋”“人与物”,精选了近年来作者李洱在一些重要论坛的精彩演讲,与批评家、记者的深刻对话,自言自语的序跋,影响至深的人与事,其中包括茅盾文学奖热点《应物兄》的答记者问,披露写作秘闻与内幕等。这也是他获茅盾文学奖后的第一本新书、首部散文集。

书中文体多样,随笔,评论,乡情散文,采访实录,等等,万变不离其宗,围绕的话题是文学,无论是谈别人还是说自己,始终如一,形散而魂不散。每一话题,都渗透真挚感情的汁液,浓缩完整的人生体验,毫不保留地给读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指南,是一本诚意之书。

李洱多年致力于文学理论研究,拥有丰富的学识和扎实深厚的文学功底。人非生而知之,皆学而知之,“我现在首要的工作是阅读。”读书,一定要汲取有营养的成分,并学以致用,把书中的知识化为己有。他这种认知在作品中得以体现,“我真的雄心勃勃地以《百年孤独》为摹本,写下了几万字的小说。”“我还是乐于承认自己从博尔赫斯的小说里学到了一些基本的小说技巧。”

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应物兄》,是李洱经验与知识充分应用的成功案例,《熟悉的陌生人》以采访和叙述的方式梳理了自己的创作过程,“这种方式,意在让言行与万物得以自在流转,互相组合。作者的主体性暂时后撤,所谓虚己应物。”“当我以‘应物兄’这个名字来做小说题目的时候,我想,我表达了对文学的现实主义品格的尊重。”“关注现代史上的知识分子,可以发掘出许多对今天的现实依然有效的资源。”

作者讲述自己的文学之路,有沮丧,“我把我的小说像鸽子一样放了出去,但它们飞走之后就再也没有消息。”有惊喜,“《关东文学》上刊登着我的那篇小说。我立即体会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幸福,看到了文学的大门向我启开了一道缝隙。”他很直率地呈现苦与乐,意在阐述“它们就是我对生活和时代写下的注脚”这一真知灼见。

书中的人物鲜活而自然,作者以晚辈的身份写巴金、钱谷融,以读者的身份写史铁生,以作者的身份写李敬泽、宗仁发,以评论家的身份写张炜、吴亮及其作品,以球迷的身份写张宇及河南建业,等等。这些文章不管是直接表达,还是旁逸斜出,充满爱、关怀、敬意等,读来亲切、真实、轻松。

《熟悉的陌生人》是小说家的散文丛书之一,该套书已经出版43本,有铁凝、王安忆、张炜、刘心武等,都是当今知名作家,内容丰富多彩、各有千秋。如果把这套书比作百花园,每一本都馨香隽秀。这部作品也不例外,自带异香。(牛文丽)

编辑:董雨吉

关键词:文学 牛文 文丽 坦诚 作者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