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大家谈 委员有话说 政协人语 同心论坛 议事厅 微言大义 望海楼札记

首页>要 论>连起来看

学悟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2022年07月12日 16:12  |  作者:张连起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环境出现历史性全局性转折性变化,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GDP由2012年51.9万亿元到2021年114.37万亿元,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0%。传统工业绿色转型加快,重点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降低20%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高技术制造业占比提升到2020年的15.1%。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2020年PM2.5浓度降至33微克/立方米,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提高到87%,蓝天白云美如画;全国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提高到83.4%,鱼翔浅底清如许。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3.04%,祖国大地生机盎然。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主要体现在八个方面:一是“生态兴则文明兴”的历史观,二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自然观,三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观,四是“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民生观,五是“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的系统观,六是“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的法治观,七是“建设美丽中国全民行动”的共治观,八是“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全球观。这八个方面的重要论述,既有哲学理论上的宏观意义,又有工作实践上的具体要求,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操作性,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指引和根本遵循。

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要注重结合当前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稳住经济基本盘,筑牢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当前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但是困难是短期的、暂时的,疫情对国内需求的影响是阶段性、外在性的,随着疫情得到有效管控、政策效应逐步显现,经济运行会回归正常轨道。我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有不少有利条件,经济韧性是经得起考验的。应树立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如履薄冰,见微知著,抓早抓小,防止单打一、一刀切。要在“畅通”“扩量”“提质”上下功夫。“畅通”,就是聚焦经济社会发展堵点、断点、卡点,完善科学精准工作措施,保护和疏通物流、产业链、要素,畅通经济循环;“扩量”,就是有效投资要加力、市场主体要增量、消费需求要扩容,培育新的增长点;“提质”,就是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向科技创新、数字赋能、绿色低碳要质效。积极谋划和落实提振信心的组合措施,强化政策协调联动,努力推动经济重回正常轨道。

稳市场主体是解决绿色转型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如果经济出现失速,就会产生可以预期和难以预期的问题。稳市场主体就是稳经济,保市场主体就是保卫经济韧性。要坚持用市场化办法、改革举措解决难题,从行政性色彩较浓、阵发性忽松忽紧的路径依赖中走出来,实现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尤其是应最大限度减轻疫情对稳经济大盘一揽子措施落地见效的“梗阻”问题,增强市场主体的安全感和绿色转型发展信心。

把握精准有效投资导向,健全绿色低碳循环的消费体系。针对疫情防控中暴露出的短板弱项,健全城镇污水、垃圾、医疗废弃物处理处置等环境基础设施,加快补齐短板。减排不是减生产力,支持发展兼顾经济增长和减污降碳的好产业、好工程、好项目。坚持补短板、强弱项与锻长板、增后劲相结合,尽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鼓励地方采取补贴、消费券等方式促进绿色消费,引导地方对小客车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推动电商平台设立绿色产品销售专区。在夯实“能消费”基础上,健全“敢消费”机制,稳步提高劳动者工资性收入特别是城市工薪阶层、农民工收入水平。

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完善能源、水资源消耗和建设用地总量与强度双控制度。加快建立节能型工业体系、交通网络和建筑模式,推动新兴领域节能降耗。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区域、城市、园区多层次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协同体系,提升全社会循环化发展水平。

加快推动绿色转型发展。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优化产业结构。立足资源禀赋提升能源保障水平,持续调整能源结构,重视智能电网等技术研发,推进绿色高效新能源的开发。实施绿色技术创新攻关行动,大力提升传统产业绿色化发展水平。深入开展绿色生活创建行动,普遍推行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壮大绿色消费,完善节能、节水、新能源汽车推广机制。

积极构建绿色发展财税保障机制。建立统一规范的碳计量体系和碳核算体系。进一步清费立税,逐步涵盖其他不可再生资源和部分存量已经或即将达到资源承载极限的资源。发展自然碳汇,充分发挥税收优惠政策与碳市场更加紧密有效地结合。对参与碳汇交易的企业实行一定的差别化税收优惠政策,如允许企业在税前抵扣一定比例的碳汇支出。稳慎探索征收碳税,推动以碳市场为主体、碳税为补充的混合式碳定价机制。

一言以蔽之,中国经济要在两难或多难选择中,走出一条稳增长与减污降碳平衡发展的新路径。

(作者系全国政协常委、提案委员会委员)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绿色 经济 发展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